找礼物教学反思8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反思是重要的任务之一,不管是谁在教学结束后,都要认真写一写教学反思,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找礼物教学反思8篇,感谢您的参阅。

找礼物教学反思8篇

找礼物教学反思篇1

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阅读剧本,不了解剧本的特点,所以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课文导入时,我让学生在读课文前,先比较一下剧本在形式上和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开头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而其他课文没有这个特点。方括号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等。括号里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剧本主要内容都是人物对话,也叫做台词。“幕起”即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闭合。只有一幕的戏叫做独幕剧。学生回答地头头是道,抓住了主要特点,这部分教学水到渠成,没有费很大的功夫,学生没有提到的地方我稍加提点就发现了。

二、创设情境,感悟人物

课堂上,我让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再进行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学生读出,我出示这段话,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再进行过渡:公仪休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他却不能这样说,他是怎样拒绝管家的呢?再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相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自身有很多改进之处。对于教学的过程方向是对的,但是细节处没有处理好,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使得课堂有些沉闷。而且对于课文的重要段落,在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感受时,因没有提前查阅资料,致使学生回答不充分,没有渗透好。所以我的感受是,以后一定要对环节有更缜密的安排,步步都跟目标联系起来。

找礼物教学反思篇2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我认为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掌握三点:

1.是学会课文是的生字词,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是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是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其中特别是要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一、初步感知,研讨学法。

我是第一次教独幕剧,没备课之前,对独幕剧的特点及一些基本知识我知道得甚少,因此,当课堂剩下20分钟我提前进入这一课的教学时,很干脆地另类处理。我直截了当地问:

“同学们,明天我们又要学习新内容了,你们认为第10课该怎么学?”

许多同学立即回答:“演”!

“还没有学你们就会演?”

“会,我们看过了”。

“不需要预习一下?”

“不必要。”

“现在就想演?”

好几双小手举起来了,而且露出非常急切的'神态。

“好吧,自由组合人员。”

这个教学片段没有经过设计而是突发奇想的,因为突然接代课任务,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这一课,正感一筹莫展时,我干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创设了自主表演的情境,使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表演一番。

但是,孩子们弄错了,不该旁白的旁白了,表演也不到位。

二、从体裁入手,了解学法。

当天晚上,我收集里许多与课文的相关资料,准备得很充分,胸有成竹了。第二天一上课,我就提问:独幕剧是什么?一部分学生知道是剧本的一种类型,有两个学生还知道是一种文学体裁,但是“剧本”、“体裁”这些词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讲有点抽象,我不想直接讲解,而是变换方式说:“你们发现这篇课文跟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话音刚落,许多小手举了起来。

生1:我发现课文一开头就写出时间、地点、人物。

师:这就是独幕剧的特点。剧本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独幕剧比较短,只有一幕,一幕以上的戏剧称为多幕剧。独幕剧开头必须写出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人物有几个并交代他们的身份。

生2:老师,我发现人物讲话不用冒号和双引号。

师:又不是他本人在说话。这是台词,是别人在演他这个角色,所以不用双引号。你很善于观察。

生3:我发现中括号只写一边不写一边。

师:你好眼力。这是交代剧情的布景和人物活动用的,不需要朗读,更不需要旁白。

生4:我发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动作都使用小括号。

师:哪些语气?哪些动作?

生:“忙起身向老师行礼”、“回味似的”、“满脸堆笑地”、“恍然大悟地”。

师:这些话要不要读出来?你们讨论讨论。

生5:不需要读出来,也不需要旁白。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5:读出来句子就不通顺了。

生6:表演时才演出来的。

师:你来演试试?

这个教学片段是我精心设计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在备课时发现,心想:如果以此理论为依据进行教学,效果会很好。果然不出所料,孩子们很快了解独幕剧的特点以及学法了。这样教学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也展示了我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三、重点点拨,理解内容

这篇独幕剧的语言文字通俗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讲解,教学时,我只抓住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1.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待学生发表看法后启发学生思考:公仪休说他“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是真话吗?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列在第一位,教学中,我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消化以便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的智能。

四、精读感悟,拓展延伸

师:“公仪休喜爱吃鱼,为什么却不肯收别人送来的两条鲤鱼呢?”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子明和公仪休的对话,特别是公仪休最后讲的那段话,让学生在朗读默读中领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师:“听了公仪休这一番话,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学生畅所欲言。又再次表演。我问子明的扮演者:“你明白了什么?你会怎样去做?”那孩子演得惟妙惟肖。

找礼物教学反思篇3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出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绝某大夫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课文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独幕剧,再加上与生活实际脱离久远,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困惑,教学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一、自主学习,感知文本特点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剧本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新鲜感而又陌生。我根据这一特点,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自主研读中感悟剧本的文体特点。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主发现,汇报剧本这一文体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精神

在本出剧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精神。通过“回味似的”、“心满意足”等词体会公仪休对鱼的偏爱,通过“我现在一闻到鱼的腥味就呕吐”体会公仪休的机智,通过“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鱼”及其原因体会公仪休的政治远见和清正廉洁。关键词语体会到位后就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进而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能吃到鱼公仪休就会心满意足,正是在这种疑惑中感受到人物精神的崇高。

三、读演结合,感悟剧本特点

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剧本的这一特点,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演,从而感受剧本的魅力。如教学“(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这一片段时,我不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管家拼命巴结公仪休,而且引导学生注意小括号中的舞台说明“满脸堆笑地”。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满脸堆笑地”是什么意思,管家为什么要“满脸堆笑地”?再让学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剧中人物“满脸堆笑”时的动作、神态,并在随后的环节中安排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这一段的`剧情与人物的对白,让学生真切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剧本的魅力。

四、挖掘内涵,升华剧本

本出独幕剧故事简短,人物语言浅显易懂。但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下面有着深刻的内涵。公仪休的最后一段台词就很值得玩味。这段台词不仅表明了他拒收鱼的原因,而且话中也大有深意,引导学生懂得他这样做是因为心中有“法”,为官清廉,值得我们敬仰。

五、不足之处:

由于本剧涉及到为官的清正廉洁,这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差距较大。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

找礼物教学反思篇4

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先进行课前谈话:“在生活中,你给自己的妈妈送过生日礼物吗?”结果大约有五、六名同学站了起来,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毕竟还是有的。张孟宇、于洪超说自己曾经把手工作品送给妈妈当礼物。我追问他们,当你给妈妈送礼物以后,妈妈表现怎样?结果有的说妈妈非常高兴,有的说妈妈笑了。在此基础上,我带着惊奇的表情说,可是有一位小朋友在送给妈妈生日礼物以后,妈妈不但没有笑反而哭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接着我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直接阅读第四到七自然段。可是在检查时,我发现学生读得毫无感情。我有些失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妈妈的心情,我进行了夸张式的范读,可是由于学生对小作者辛苦挣钱给妈妈买礼物的过程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再加上有许多同学前天晚上的课前预习走马观花不够认真。这意想不到的场面一下子破坏了我的讲课情绪,于是我果断地调整了教学思路,没有继续让学生探究妈妈为什么哭了?而是转为让学生理解8岁的小作者心情是如何变化起伏的,如准备礼物时、捡废品挣钱时、买到礼物时、满心欢喜往家跑时、回家挨批时、委屈抽泣时一个过程进行教学。其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小作者挣钱的不容易,以及他的心情由喜到悲的急速转变的原因,在随着这条藤,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妈妈为什么将孩子抱在怀里哭了,至此顺利地攻克了教学难点,而且还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适时进行了朗读训练。

找礼物教学反思篇5

今天教学的课文是个剧本——《公仪休拒收礼物》,于是我便琢磨着怎样让孩子在这一课接受一些戏剧的熏陶。

翻阅了教参,充斥我眼球的是大量的关于公仪休的人物分析,什么清正廉明、秉公执法……一系列的优良品质,总感觉这些已在《祁黄羊》一课有了渗透,本课无须赘述,因为孩子们是能够体会到的。

于是,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剧本的解读上,我让孩子们说说:“今天的课文与往日学习的课文有何不一般?”他们争先恐后的说:

“不知道怎么读。”

“感觉都是对话,希望读的时候有同学配合。”

“文章开头怎么会有时间、地点、人物这些乱七八糟的内容?”

“课文中间居然会时不时的'出现方括号和小括号!”

听了那么多的疑惑,我神秘的告诉孩子:“这就是演员演戏时用的剧本,我们今天就先来认识它,下节课我们就来学当演员,把它搬上舞台。”孩子们得意的几乎有些忘我,很想体验这个妙趣横生的行当。用期盼的眼神望着我,希望我能给他们指点迷津,于是,我不紧不慢的将戏剧知识简介了一番,我发现他们听得很是带劲。接着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公仪休爱吃鱼吗?”答案显而易见,“爱!”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何以见得?”他们又仔细研读了教材,找到了相关语句加以验证。

见时机成熟,我开始让孩子们品读语言,当公仪休对子明说:“子明,你来了很久了吧!”时,心情是怎样的,是喜是悲,通过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公仪休心情棒极了,因为他已是酒足饭饱,又品尝了自己心仪以久的美味,自然心以物喜。那他在说:“吃过了,鱼的味道真是太好了时,又会伴以怎样的动作呢?”有孩子说:“他会把舌头在唇边舔过。”(这孩子又模拟了一下),引来了哄堂大笑,马上又有孩子反驳说:“他堂堂一个宰相,举止怎么会如此粗鲁呢,这种舔舌头的动作只适合演个三岁的娃娃。”“那公仪休会怎么表现呢,你们自己在座位上模仿模仿!”一会儿工夫,有的孩子说公仪休会边掳胡子边咂嘴,有的说公仪休会手摇羽扇摇头回味,有的说公仪休会咽了口口水眯着双眼……

这时我们班的一个小男生忽然大发感慨:“老师,我说当个好演员真难!”“是呀,作为一名演员就一定要细细揣摩剧中人物的性格身份,如果弄错了,也是要闹笑话的呀!”我意味深长的对孩子们说。

接着我们又分析了子明的动作,他见到老师时是怎么起身的,为什么要起身而不是转身等等,孩子们研究的兴趣盎然,下课铃声打响的时候,我们班可爱的茅春霖情不自禁的惊呼:“这节课也太快了吧!”是呀,这课让我和孩子们都收获颇丰。

找礼物教学反思篇6

?生日礼物》这篇课文,讲了一个8岁的孩子,在知道了的生日后,想给母亲送生日礼物,但苦于没有钱。经过思考决定到垃圾堆拣废品换钱,为母亲准备生日礼物。当他用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到夜晚才挣够了钱给妈妈买了礼物回家时,路上遇到了外出寻他的母亲,不知其中缘由的妈妈,大声的批评指责了他,并把他拉回了家。当妈妈知道真相后,把脸埋在孩子的头发里哭了。

读着这篇文章,我情难自禁,泪水在眼中打转。为孩子的行为感动,为母亲的做法惋惜。多么懂事、有心的孩子啊!小小年龄,就知道感恩,其孝心可敬,其行为可佩。想想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又将如何处理呢?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同时又为了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学过此文后能受到深刻的,并能较好的反思自己的行为,我在授课以始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位同学生日时收到过礼物?哪个孩子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对于第一个问题,孩子们纷纷举手;而对于第二个问题,举手者寥寥无几。

授课中,我真诚的告诉同学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而崇高的,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只要是我们真心的祝福,即使是一张简陋的图画,粗糙的手工作品,简单的折纸等等,对父母来说都是最美的,最珍贵的,父母看重的是我们通过行为表现的孝心、诚心、爱心,而不是我们送的物品本身价值的多少。

可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在思想上受到了良好的,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不足,明白了以后应该怎样去回报父母,尊敬长辈。学习完了本文后,我仿佛感到孩子们一时之间突然长大了!

找礼物教学反思篇7

活动的开始我以猜测的方式,希望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鼠妈妈要过生日了,你们猜,小老鼠们会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嘉佳说:“它会送给妈妈生日蛋糕。”高远说:“它会送好东西给妈妈,还要听妈妈的话。”冬冬说:“它会送漂亮的衣服给妈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很好地导入后,我开始讲述故事。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讲了一遍后,我又问孩子:“这只蛋糕的味道好吗?”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说了“不好”两个字。“那鼠妈妈为什么还吃的津津有味呢?”我又问。涛涛说:“他吃到的是没有面粉的这边。”宁宁说:“不是的,那是因为他感冒了没吃出来。”……一鸣最后站起来说:“因为那个蛋糕是鼠爸爸和鼠宝宝们送给鼠妈妈的,她很高兴,心里甜甜的'。”

然后我又问:“如果你的妈妈生日了,你会送什么礼物呢?”

香香说:“我要帮妈妈洗碗、扫地、擦桌子,让妈妈休息一下。”

蓝蓝说:“我要给妈妈画一张画。”

若兮说:“我要听妈妈的话,让妈妈去休息,叫爸爸做饭。”

孩子们纷纷要想一样特别的礼物要送给妈妈,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你们这么爱自己的妈妈,如果妈妈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一个故事,激发了孩子的共鸣,活动后,还听到孩子们在说:“下次我妈妈生日的时候,我也要……”是啊,在理解故事的同时也感受了与妈妈之间的相信相爱!

找礼物教学反思篇8

今天上午我给孩子们上了一个中班语言活动《鼠妈妈的生日礼物》。前几天我在备课时发现这个故事很有意义,虽说幼儿用书上有图画,但是没有教学挂图,如果有大一点的图片让幼儿边看图边听故事,效果肯定不一样,怎么办呢?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做课件。于是用数码相机把幼儿用书上的几幅图画拍了下来,然后放到电脑里做成ppt课件,一做完课件就查看了效果,嗨,还可真不赖。

上课前,我把课件试了一下,能行!于是乎在心里对这个活动充满了信心。

我先给小朋友唱生日歌导入课题,问小朋友老师唱的是什么歌呀?小手都举起来了,说是生日歌。“我们来看看是谁过生日呀?”我边说着边出示鼠妈妈的图片,问“你们猜,鼠爸爸和小老鼠们会送鼠妈妈什么礼物呢?”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他们有的说买水果,有的说做祝贺卡,还有的说买蛋糕等等。

于是我说:“小朋友,老师给你们看几幅图片,看完以后再说说鼠爸爸和小老鼠们送了什么生日礼物?”我发现孩子们在看课件的时候,特别特别的专注。我想这就是课件的魅力吧。看完课件,孩子们都纷纷说是蛋糕。“那这个蛋糕是买的吗?它是谁做出来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后,我又说:“故事里是不是和你们说得一样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于是我揭示故事题目:鼠妈妈的生日礼物。顺便让幼儿认识这几个汉字,我用手指点着,让幼儿跟念。然后我开始结合图片有声有色的讲故事,哇,孩子们听得多认真啊,那么安静,那么专注,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越讲越带劲,自己感觉都有点眉飞色舞了,呵呵……

讲完故事,我们讨论了几个问题,一个小朋友突然说:“老师,我还想听一遍故事。”没想到他们那么想听啊,我就说:“好啊,会讲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起讲。”一来满足幼儿的需求,二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性。于是我们一起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我有时故意停下来让他们讲,特别是讲那些对话的时候,我把机会让给孩子们,随时插几句表扬的话。

比如:你们真是一群爱妈妈的小老鼠,这只鼠妹妹真有爱心等等,激发他们的说话欲望,纲要里不是说要培养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吗?没想到,我这一鼓励,他们更来劲了,越说越响亮。特别是最后和鼠妈妈的对话,说得好甜好甜哦,把鼠妈妈心里甜透了的心情都说出来了。

故事讲完后,我问鼠爸爸和小老鼠们做的蛋糕到底甜不甜呢?为什么鼠妈妈却说甜,又香又甜呢?孩子们回答得头头是道。说得那么正确,而且完整。看来小朋友们都理解故事了,我心里喜滋滋。

最后结合生活实际,我问:你的`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你准备给她什么礼物呢?小朋友们说了各种各样的礼物,什么都有,都表示了自己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下来,自我感觉挺好的。孩子们的课堂表现不错,我上得也轻松,而且课堂效果自我感觉也挺好。反思一下整个活动,还是觉得这个ppt课件的功劳很大,它极大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了主动深刻的理解。看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用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广泛。今后,我会多多运用,让课堂更有魅力!

找礼物教学反思8篇相关文章:

儿歌我教学反思8篇

单位1教学反思8篇

渐变色教学反思8篇

小学二年级教学反思优质8篇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8篇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精选8篇

语言水教学反思模板8篇

新年树教学反思8篇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8篇

整式的乘法1教学反思8篇

找礼物教学反思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