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适当运用反转情节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与张力,写作文不仅是知识的展示,更是灵魂的对话与交融,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瀑布写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瀑布写作文篇1
去年国庆,我姐带我和奶奶去黄果树看黄果树瀑布。早就听说黄果树瀑布是旅游胜地,一直没机会去。坐在通往黄果树的公交车上,我一直在想,黄果树是什么样的?字典上说:瀑布是指从高山上直泻而下的水,从远处看,像是一块悬挂的白布。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描述的瀑布是这样的:飞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果树瀑布有这么神奇吗?
一进入黄果树景区,就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仿佛微风吹过树梢,水声慢慢由哗哗变成隆隆,真的感觉震耳欲聋。突然,姐姐指着前面说:看,那就是瀑布。我低头看了看姐姐指的地方。前面两座山之间,水奔流而下,直泻千里,如白帘般从天而降。当我走近时,我看起来像一群在草原上奔跑的马。它宏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看着青山绿水真的很爽!
大自然的力量总是令人惊叹。它突兀地创造了一个高77.8米、宽101米的天地之间的瀑布,从而使它成为世界四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必须爱护它,保护它,让子孙后代享受这个世界的美丽风景。
瀑布写作文篇2
我被路旁的樱花迷住了,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静静地观赏着那一树晕红的花蕾,淡红的花瓣,粉红的花蕊,如空中的云锦,似盛装的新娘,又如在芭蕾舞台上翩翩的少女,散发着无限的魅力。春风轻轻拂过,樱花瓣如飞扬的雪片,纷纷扬扬,撒落在赏花人的肩上、头上,树间的草地上洒满了花瓣。樱花粉红,色不浓艳,形不丰腴,浑身透着一种清新与质朴,优雅而不俗的风韵。樱花盛开时,樱花竞吐芳争艳,宛如粉色的面纱温柔的覆盖在树冠上。樱花绽放,引来不少赏花的人,他们谈笑嬉闹,欣赏着树上的樱花和身边的春光。
和樱花的盛开相比,我似乎更偏爱于缤纷落樱的时节。樱花的花期短暂,才刚刚绽放枝头,繁花楚楚动人,转眼却似雪如雨般的飘落了。毫不犹豫,前仆后继的从树上落来,洒落在大地上。她确实有过轰轰烈烈开放的曾经,就在她短暂的盛开中,让我看到了她的热情和奔放,她又是那样的纯洁与高雅,红如胭脂白似雪。在这样的短暂中,她把自己所有的美丽奉献给了爱她的人。如此花落如雨之景又怎不让人扼腕?今古多少人为之陶醉。通过亮晶的雨帘,瞧着树上的樱花一瓣一瓣地随着风飘在雨丝里,粘着雨一起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透明的水花。樱花在那份恬淡的、静谧的,悠然的意境之中飘落了。
樱花盛开,是那样的美,凋落时又是那样的清纯高洁。花开花落如人生百味,人在盛放时亦应当如樱般展现出自己的美,在凋落时也应当如樱般不染尘俗。
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瀑布写作文篇3
一年暑假,爸爸带我去了趟壶口瀑布。在去壶口的路上爸爸就给我讲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第一大瀑布,国内仅次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非常的壮观,听着爸爸的介绍我不情不自禁的感觉自己已经到了黄河边,真希望车子能够早点到达壶口瀑布。
我们一路前行,车子盘山而上,到了山顶白云就在我们身边飘过,隐约能见到下面半山腰的汽车象蜗牛似的慢慢往上爬。当我们乘坐的汽车下山的时候,忽然拨云见日,我看见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象一条巨龙,穿行大峡谷中,缓慢的'流淌着。我问爸爸:黄河怎么流的这么慢呀!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雄伟壮观。爸爸笑着说:黄河水只有到了壶口你就知道了黄河的壮观了,黄河上只有壶口这个地方落差很大,才有了壶口瀑布,并不是所有流经的地方都像壶口那样壮观。我好像明白了一点爸爸说的话。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壶口瀑布,我们已经能听见它的的怒吼声了。
到了壶口瀑布傍边,感觉有湿乎乎的东西往脸上糊,原来是咆哮的河水溅起的泥水打在我的脸上。在瀑布傍边我们必须大声说话,因为黄河的怒吼声盖住了所有的声音。滔滔黄河水到壶口这个地方突然变窄,尤如被困住的巨兽,在狭窄的山谷中,300米余宽的洪流骤然变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吼,万马齐喑,形如巨壶沸腾,最后从20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形成壶口大瀑奇观。 我徜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看着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心里默默哼着《黄河大合唱》这首经典的革命歌曲,感到到壶口瀑布真是不虚此行!
瀑布写作文篇4
夜幕降临,我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看到这一大片一大片的星,这里的星,是我从没见过的。
从未见过这样闪,这么多的星,只见一片辉煌的大黄色中还夹着不规律的深蓝色,一眼望去,看不见尽头。只是淡黄色的星,仿佛是一条条鱼儿,在那深不见底的银河欢快地游。先蓝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金光,就像午时的太阳撒入了水里。
月亮呢?哦,这里只有蜂围蝶阵的星,没有月亮,这是星的主场。星一堆挨着一堆,一颗接着一颗,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发光!”它们在笑。
“我在发光!”它们嚷嚷。
瞬间觉得,这并不是安静的夜晚,而是在这样的夜晚,开上了一个派对。
我找到了北斗七星,这七颗星,一颗比一颗颜色深,一颗比一颗闪,单看勺尾的那一颗,它,是指着北方的,也是七颗星中最亮的一颗。虽然我看不见它们的棱角,但中间黄色圆点发出的光晕已经连到了周围的星星我发出来的光晕,只是看久了它们,只会感觉眼前只有着一片黄色,就像大片向日葵,只是心在闪,向日葵没有。
看着星群什么也不想,就这样慢慢进入梦乡,在梦里,星更闪了,而我也是它们当中的一颗。
瀑布写作文篇5
看,春天驾着七彩祥云姗姗而来,浑身散发着沁人的清香。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花朵是五彩缤纷的……朝气的迎春花,高贵的牡丹花,娇艳的桃花都敌不过我心中盛开的那朵木棉花。
偶尔经过母校的门前,总会看到那一朵朵如火般绽放的木棉花。硕大的花蕾朵点缀在灰黑的树枝上,饱满而丰硕。那仅有的几朵不显眼的龙蕾藏在一簇又一簇的木棉花中,像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孩。周落的木棉枕随着温和的春风,坠落在平坦的地面上,形成一条特别的红毯。我带着回忆,踏着木棉花瓣继续走去。
思绪回到20xx年,那年木棉花开得很旺,花瓣在凋落后坠下,成了我们饭堂里的一道特色菜。再然后,那棵一年四季都站得笔直的木棉树的周围就会缠绕着一圈又一圈的棉絮。我总会拉着朋友们追着这些棉絮,感觉在和棉絮一起随风飞扬。时常,我站在木棉树下出神、看棉絮飘到头上,肩上,手掌里,那棉絮柔柔的,很舒服。那时我总会小心翼翼地把棉絮装进盒子里,然后捧回家,像是捧着什么绝世珍宝一样。
那时的站在教学楼步看木棉花绵袈漫天飞舞的场景真的很美,那时追着木棉花絮跑的我们也真的很纯粹。怀念母校,怀念那时的美好时光;铭记校训,铭记木棉精神——不屈服,不退缩,向阳而生,乐于奉献……
春天到了,木棉花开了,我们会在顶峰相遇的。
瀑布写作文篇6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景。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瀑布写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