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重点工作及成效
二是健全联系指导机制。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支委委员、党小组长联系指导年级制度。4个支委委员、3个党小组长对应联系指导1—6年级和附设幼儿园,每位党员教师包2—3个班,经常深入联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参加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和德育研讨活动,及时交流指导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党支部工作机制。我们相信,保持党员党性需要党组织具有规范的工作机制做保障,因此首先从执行党支部工作机制入手。我支部原则上每年2月、5月、8月、11月的月初召开1次党员大会,听取和审查支委会工作报告,决定党支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每月择时召开1次支委会,并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作出决定,其中教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成为常规讨论研究内容;每月月初或月末,由各党小组长组织召开1次党小组会,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三、推动三全育人,拓展德育阵地,凝聚育人合力
一是研发校本课程,推动全程育人。坚持三品立校,以习惯、方法、责任教育培养为重点,编写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开发六大节日课程,通过故事会、文娱表演、征文比赛、文明劝导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是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全方位育人。设立爱校墙、爱国墙和党旗飘飘专栏,精心打造刘帅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课、举子园优秀传统文化与责任教育课、湿地公园宣讲中心环境教育课,努力营造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织密共育网络,推动全员育人。积极构建家校社三级德育网络,与文峰街道、属地派出所、肛肠医院以及属地社区等党组织建立学生共育联动领导小组。成立家校社共育办公室、家长督学办公室、家长学校,持续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完善学校、社区信息交流与行动协同机制,实现校内外德育全覆盖。学校在本年度获得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全国第1627所孔子学堂等称号。
四、实施三大行动,激发教师热情,保障德育成效
一是实施一个党员一面旗子行动。制定《关于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见》,定期开展党员教师晒业绩、表彰奖励和个别谈话等工作。开展优秀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活动,32名优秀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1+n对子,开展党员教师赛课活动,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实施攻坚克难行动。鼓励党员教师敢于在关键岗位站出来,针对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艺体教育质量提升、学困生转化、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教师职业倦怠消除与师德师风建设等问题,先后成立6个党员教师攻坚克难课题研究组,完成《言之有物方为贵》等教学专著出版发行。
三是实施情暖人心行动。切实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发挥工会团结带领作用,增设健身房、沐浴室、乳婴室等,满足教师工作生活需求。坚持开办三品讲坛,以读书会推动教师读书和书香校园建设。通过系列贴心举措,把全体教师牢牢凝聚在党组织的身边。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个别党员教师认为学校中心工作任务繁重,将重心放在了平时的教育教学上,导致思想理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二、在学习过程中,念文章、读报纸的多,而把学习内容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的不够紧密。
三、个别党员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发扬的还不够好,在工作面前有一定畏难情绪。
四、班子每年真正静下心,深入到师生家长中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不多,对师生家长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的不深入,不透彻。
五、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继续切实提高党支部生活的质量,将支部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继续加强学校队伍建设,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党员教师着力培养起来,把党支部建设成富有感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政治核心。
三、继续在突出思想建设上下功夫,重视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五、继续在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功夫,抓好宣传教育,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践行四有教师标准的坚定性,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全面建设。
抓班子、带队伍,实现力量整合与脱贫攻坚双加强
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每个村(社区)安排至少一名班子领导,并配至2-3名工作组员挂村,由工作组长按照分片负责、包保到户的原则,全镇所有党员领导干部到户到村,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对全镇7个村(社区)组干部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各自的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调整了3名党总支书记,年底向党委书记述职;对照县委九个专项行动,镇八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做到一方案、制度、一办法,加强对部职工和村(社区)两委的严考核,与事业单位绩效及村(社区)干部脱贫攻坚奖励性绩效挂钩,实现镇、村、组干部队伍的日常监督管理、教育和培训。既锻炼干部队伍,又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强基础、建制度,实现基层组织与脱贫攻坚双促动
坚持把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针对年初评出的后进党组织,分别制定整顿提升方案,软弱涣散党组织由党委委员挂钩联系,工作组长、第一书记和总支书记作为软弱涣散晋位提升的直接责任人,切实提高整顿水平;结合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组织生活开展缺乏活力以及后续组织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撤销合并党支部17个,分设党支部2个;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方针,发展党员12名,入党积极分子19名;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个,建档立卡户入社率达100%,带动了小蜜枣、花卉和加工型马铃薯的种植。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初现成效,均实现了2万元以上收入。
重精准、提质量,实现目标任务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严格按照省市县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安排,以133工作法为指导,根据八个专项行动及每月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拟定间题清单、任务清单和交办清单,形成一套清单、一套人马,实现工作人员与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有机衔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18年,发放马铃薯种薯1737户、绿肥草种子671户,烤烟种植4560亩,核桃、花椒提质增效2.9万亩。依托整乡推进项目,每户建档立卡户补助3000元用于能繁母牛的养殖,全镇畜牧业进一步壮大,预计年底畜牧产值达9900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雨露计划保障贫困子女的就学,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基本养老保险100%、基本医疗保险100%、家庭医生签约率100%,7个村(社区)的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投入使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25个,实施了一批文体活动场所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改善。
抓活动、创载体,实现内生动力与脱贫攻坚双提升
讲实效、严纪律,实现作风转变与脱贫攻坚双巩固
坚持用纪律为实现脱贫攻坚的各项目标任务护航。江底镇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为主线,为着力解决干部职工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的思想,制定江底镇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实行)》《江底镇干部召回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和《江底镇干部职工管理办法(暂行)》项管理制度,加强了干部职工的教育,作风有了较大改变。为赢取江底镇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定不移推动江底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一)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指导思想。
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通过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先进讲事迹、党员讲体会等活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新高潮。抓实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等活动。
(二)按时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党性修养。
二、落实党旗引领,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二)抓课堂,强科研,不遗余力提成绩。
三、牢记初心使命,于平凡中见不平凡
(一)加投入,明责任,真抓实干保安全。
学校党支部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是高压线的责任意识,以让安全更安全,让安全不仅仅是安全的理念,严字当头,消除一切安全隐患。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全国拉响了一级抗疫防控警报,。上到党支部书记的抗疫日志,下到一位普通教师的抗疫十二时辰,打通一小绷紧了防疫这根弦。
(二)走千家,进万户,家校携手共发展。
(三)谈历史,忆长征,追思烈士砥砺行
走进烈士墓,踏过石壕红军桥,我们沿着红军的足迹,体会红岩精神中不畏艰险的意志、同舟共济的团魂、勇于牺牲的奉献,感受先辈们爱党爱人民的赤诚之心。培养党员同志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和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发挥好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学校目前正在建设的瑞园,就是以朱瑞精神进行提炼打造的,集教育、学习、活动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道德大讲堂、国旗下讲话、红色经典诵读等一系列红色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加强道德修养,善于明辨是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精神力量,让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龙小优良校风学风的参与者。
围绕规范,落实,创新三个词展开工作。进一步完善办学思想,健全管理制,精细学校管理,提振教师精神,提升业务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开展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