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作文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积累丰富的词汇,在作文的结尾部分,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可以让读者在阅读后继续思考,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贵洲的春节作文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贵洲的春节作文篇1
春节到,春节到,穿新衣,放鞭炮,走亲访友真热闹;压岁钱,装口袋,包饺子,贴春联,小孩盼望春节到。
这一首顺口溜是由小孩盼望春节的心情创作出来的。小孩喜欢春节,因为春节乃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我们可以过得开心、轻松、充实,而且充满想象。
春节里,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很多亲朋好友来自己家,还来了一些好朋友,我也可以到他们家玩,我们互相串串门、叙叙情,与他们一起上街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一起去公园玩跷跷板,在草坪上打几个滚,踢几下皮球,玩得不亦乐乎,乐得流连忘返。
春节里,还可以放烟花。到了除夕,我们好伙伴三五成群相约在家外放烟火,我手拿烟花棒,大胆的小伙子过来点燃了导火线,一朵一朵的烟花腾空而起,随风而下,化作云烟。我最爱看“天女散花”,点燃导火线后的烟花呼啸着直射天空,化作千朵万朵五彩缤纷灿烂夺目的.火花,把天空装点得艳丽迷人。多么令人开心的春节啊!
当然,也少不了压岁钱,去亲戚家,一人给一包,每次总是满载而归,亲戚来了,这人献上一百,那个塞上两百,没有一次不喜获丰收的。爸爸说,压岁钱要存起来,积攒多了,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问,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他说,比如帮助四川汶川灾区的小朋友上学、向残疾人基金会捐款等等就算是有意义的了。听了这话,我想:今年一定又能收到压岁钱,我要把它存起来,攒多了,将来做几件好事。
春节呀!我日日盼,月月盼,盼你快到我身边。今年的春节一定比以前春节过得更轻松、快乐、充实,充满想象,也许还比往年更有意义呢!
贵洲的春节作文篇2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家门前都挂着红红的对联和福字。过年前夕,大人们忙里忙外,小孩子们都开心地迎过年。
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年 夜 饭。而我和妹妹在房间里排练潘氏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家每年会轮两个人来演。今年轮到我和妹妹,我和妹妹共准备了15个节目,有唱歌、跳舞的,还有小品等节目。潘氏春节联欢晚会是从七点到八点。“吃年 夜 饭啰!”爸爸在客厅里喊着,话音刚落,全家人纷纷坐在桌前。我开始敬酒,我先敬爷爷和奶奶,“祝爷爷和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再敬我的爸爸和妈妈,“祝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天天开心!”;最后敬妹妹的爸爸和妈妈,“祝叔叔和婶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然后妹妹接着敬。吃完年 夜 饭,,潘氏春晚就正式开始了,我和妹妹先把个人节目演完,再演小品。潘氏春晚演完,就是大家期待的真正春晚。春晚的节目把大家逗得乐呵呵。在这时,爷爷奶奶等人就开始发压岁钱。
十二点,笑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迎来了虎年,大家互相说着祝福语,显得气氛愈加欢乐。
大年初一至十四,要不就是到处做客,要不就是接待客人,总之每天都吃着丰盛的饭菜,在炫丽的灯光下,显得更有气氛。大人们喝酒,小孩子们放鞭炮,喝饮料。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意味着春节的结束。这一天,必须吃元宵。过年即将结束,但是气氛丝毫没有减弱,照旧的笑声,照旧的喜庆,照旧的开心。那一天的灯会,特别漂亮,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花灯在你眼前萦绕,,你一定会十分的兴奋。
元宵节过后,又恢复了街道上的热闹,但是过年的气氛减弱了。
贵洲的春节作文篇3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们敲响了大姨家的门。门开了,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来。“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二百块钱的红包呢!这时,我发现伯伯没有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单位值班去了。”她假装生气地说。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气了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了大姨与妹妹,我们又踏上了去老家的.火车。我外公外婆还有另一个大姨家在娄底,所以我们要向娄底进发了!坐了两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娄底火车站。我外公家就是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公家跑去。一进门,外公就迎上来了。“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了我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观呀!
在外公家吃了中饭,我们又来到了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楼下了,正在放鞭炮呢!看见哥哥是我最开心的事了,因为他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点子。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一起到他家玩起赛车游戏,好刺激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大姨的厨艺在我们家族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留下来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过年真好,我不禁开始盼望明年的新年了!
贵洲的春节作文篇4
调查目的:关于新年庆祝方式、送礼及压岁红包的调查调查时间:xx.02.17 (年初二)调查地点:草场门金润发超市门口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人数:近百人调查过程xx年2月17日,大年初二的早上,雪后初晴,金色的阳光散在白雪上,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炮竹的味道。我,爸爸,妈妈,小姨,还有欧庆表哥和孝诚表哥,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来到草场门附近的金润发超市门口。今天我们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春节调研!我的计划是以填写问卷为主,以采访和笔录的方式为辅。
我拿出一沓文件,这是我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共有三个主要问题:
(1)庆祝新年的方式;
(2)春节送礼是否必可少;
(3)你是否收到红包。在每个问题下边都有多个选项,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选择填写。按照昨晚我们已商定好的行动计划,分成三小组开始分别发送问卷。我和妈妈一组, 我负责发问卷,妈妈负责说明填写的要求。为了获得可贵的信息资料,我一扫往日的沉默,主动向一位老奶奶走去,“奶奶好,我要写份春节调研报告,您能帮我完成这份调查问卷吗?”老奶奶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当然可以,不过我眼睛不好,你问我好了。”“好的”。我慢慢地读每个问题,生怕老奶奶听不清,当她答完最后一个问题时,我开心地跳了起来“耶!我独立完成了第一张问卷调查!”这时,旁边走来一位中年男子,“伯伯,能耽误您几分钟吗?”
我边说边递上调查问卷,“没时间!”伯伯并没有放慢脚步,他看也没看匆匆走过,我好失落啊,“别在意!他一定有事情。”妈妈安慰我说。一对叔叔阿姨从我身边走过时,好奇的说“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我在做春节调研,能完成这张调查问卷吗?”我赶忙递出调查问卷,“哦,是这样啊,可以的。”阿姨仔细地阅读上面的问题,认真的完成了这份调查问卷。“你也填一份吧,”阿姨笑着对身边的叔叔说,“哈哈,阿姨你真好!”我开心的笑着……天渐渐黑了,爸爸组和小姨组都已完成问卷调查,我们手里的问卷已是厚厚一摞,沉甸甸地。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收工我们回家。晚饭后,我快速的按照问卷中的问题做了张表格:行是三栏,分别为庆祝新年的方式、春节送礼是否必可少、你是否收到红包,列是各问题调查的明细。妈妈负责报问卷的`选项,我负责写“正”字,和完成数据的统计工作。
调查结果
(1)你会以什么方式庆祝新年?调查人员中89%选择在节日期间邀请亲戚朋友来家聚聚,也有11%的人会借着春节黄金周这个机会,出去散散心,去一些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的地方去过春节。当然,这也少不了人民币的支持,旅游消费额在3000元左右的占20%,在5000元以上的占55%,在8000元左右的占25%,看来,春节旅游这也是一笔大消费啊!
(2)你认为春节“送礼”必不可少吗?对于今年春节送什么礼物好?节日里人们走亲访友,互相赠送礼物,以示关爱。调查人员中78.5%的人认为"送礼"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仅有8.9%表示”送礼”并非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有12.6%的被访者表示不好判断。从我调查的情况看,其中,50%的人认为送食品比较合适;35%认为送保健品比较高雅;10%认为送烟酒茶类比较时尚;5%认为送什么也无所谓。
(3)春节你收到红包(压岁钱)了吗?过春节,给红包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收红包最多的当然是孩子们啦,压岁钱是我们最大的收入来源,调查给孩子压岁钱的大人和拿到压岁钱的孩子中,压岁钱在600元以上的占40%,在500元左右的占50%,在300元以下的仅占10%。调查结论:我发现人们保持着传统的春节庆祝方式。在春节里,大人们通常会有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是,我相信人们都愿意花这笔钱,因为在这热热闹闹的春节里,大家欢聚一堂。那是多么幸福呀!
看,街头巷尾,人们走亲访友,热闹非凡,听,鞭炮声中,嬉笑声中,人们用各种既传统又时尚的方式庆祝着春天的到来!
贵洲的春节作文篇5
“这年味一年不如一年浓咯。”妈妈的这句话不经意的溜进了我的耳朵,带着我的思绪飞回了十几年前小时候那会儿的过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十几年前那会,好像喝完一碗甜甜的腊八粥之后都在为过年而做准备,抹布扫帚将带着这年霉运的旧尘一扫而去,小手拉大手一块儿在街上买年货,大街的摊位上挂满了闪着红灯的大灯笼、漂亮精细的纸窗花和散发着墨汁味的对联,小巷的店铺里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糕点酥饼、五颜六色糖果蜜饯和香气诱人的油炸坚果。暮色微醉,无论你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还是在乍暖还寒的南方,各地的街灯像星星般亮起,烟花声鞭炮声也不约而同地欢喜起来,年节在团圆饭碗筷的叮咚声中开始了,吃过年饭后,坐在摆满零食的电视前等待着每年都如约而至的春晚。这,是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大观园里张灯结彩,在凤姐的那一声声“老祖宗新年好!”中拉开过年了序幕;宋庆龄带着孩子们喜爱的糖果点心来到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团,给孩子们一次甜蜜的偷袭;在热闹的五猖会开始前鲁迅上窜下跳地催促着家仆赶紧搬货,好一会去逛庙会。这,是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古人将年味酿成一壶好酒,团圆之时与亲朋好友痛饮一杯,将年味拌进肉菜中,包成饺子阖家欢乐之时同享美味;小时候将年味藏在期待已久的新衣裳里,塞进了鼓鼓的压岁红包里,又从鞭炮声与烟花声里蹦出来,最后全部都融入了那一桌丰盛佳肴的年夜饭中。这,是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但,不知是何时起,过年的仪式感越来越弱,童年对过年那份日日夜夜的期盼渐行渐远,看春晚只是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习惯,手机里刷着复制粘贴了无数遍的祝福语,过年更愿意和朋友一块出游或者干脆来一盘游戏,过年更是变成了一次可以放长假的节日而已。
有人说,是时代的发展将传统逼死了,我们告别了资源短缺的那个贫困时代,如今的我们乘坐着科技快车穿梭在新时代的各个角落里。一件新衣裳,不必过年时再穿;一顿大餐,不必等到过年在吃;一瓶好酒,不必等过年再喝,过年的仪式感是属于上个时代的幸福与快乐。老一辈的人开始惋惜传统气氛慢慢淡化,新一代人也已经厌倦了老套的过年方式,大扫除算是保留了点仪式感的存在,但相比享受这个感觉更像是枯燥无味的将房子清理得一尘不染,这一来二去这年味自然变得越来越淡。
在我看来,与其说年味变得越来越淡,倒不如说是我们慢慢长大了,学习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要顾及的东西越来越多,已经不能像儿时那样只享受无忧无虑的快乐了。除了长大后味蕾已经对一些食物不再感兴趣,还有自打我们上小学开始,连我们几年级都记不清的亲戚们就会开始问我们的成绩和班级排名,我们仿佛可以预测到未来,等出来工作以后亲戚会问工资多少,什么时候结婚,等结婚以后会问什么时候生孩子……于是我们开始恐惧面对过年时,来自七大姑大大姨的各种“拷问”,对许多人来说,过年仿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与其埋怨那些种种,不如好好坐下来和长辈谈谈心,与长辈沟通并不是像想象中那么难。春节最伟大之处,并不是它有多么盛大,而是在于家庭中亲情的力量,它大过于任何事物,无论是身处穷乡僻囊还是身处灯红酒绿的都市,都要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回家过年,无论是什么都阻挡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有人担心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会淡化我们对传统节日的固守,但当过年前的春运,站在机场、码头、车站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家的方向蹦去,就可以知道那种渴望回家的心汇聚起来是怎样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时代的.进步让我们的精神粮食也丰富起来,传承与创新是发展这个方向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时的。过去我们用竹筒制成的鞭炮俗称“爆竹”,如今我们有了更加环保的电子炮保留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习俗;过去磕头鞠躬的礼节,如今用微信、微博、短信都可以成为祝福的载体;过去大家要围成一圈吃年夜饭,如今大家一起在外看个电影,一张全家福同样可以把快乐幸福定格。
“非新无以进,非旧无以守”,过年不是为了唤醒童年的记忆而去搞形式主义,正如冯翼才所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过年的习俗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时代的推动下习俗也可以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过年,是中国人集体的记忆而不是集体的动作。
变的是过年习俗的形式,不变的是追求那份情感慰籍和追求团圆的心。
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贵洲的春节作文篇6
“砰——砰!”烟花的声响,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习惯性的拿出手机,才凌晨三点多,就有人起床了,我也赶紧起床。放烟花的越来越多了。
奶奶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爷爷在堂屋祭神,烧香,并向老天爷祈祷我们今年能有一个好兆头,爷爷做好这些事,奶奶的饭也做好了,各种各样的菜。爷爷说:“馍不能吃完,要留一口。”不一会儿,一锅热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这时,爷爷又说:“我们不可以先吃啊,要给老天爷,财神爷先吃。”吃完饺子,甜甜的汤圆就做好了,这一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小时,肚子都吃圆了。
吃完早饭,就是拜年了。爸爸一辈的,都结成一群到长辈家拜年,妈妈也有自己的队伍——跟着奶奶去寺庙烧香,爷爷则要到坟地烧纸,小孩子看家。所有大人的事情办完了,就该轮到小孩子到干妈家拜年了。过后,就是大伯一家、二伯一家、姑姑一家和我们一家,包括爷爷奶奶在一起吃饭,吃饭前大伯他们打麻将,姐姐和嫂子一起玩纸牌,妈妈他们在做饭,弟弟他们在玩游戏,我们则是负责给他们端茶送水拿吃的。我们聚在一起,家里都快装不下了,各种的撞人事件接连发生,但每个人都是开心的。
家乡的春节,装满了年味,充满了喜悦,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晚饭看着电视,爷爷高兴地说:“虽然今年过年花了两千多元,但是我高兴,儿子孙子都回来了。看着孙子坐在我床边问这问那,我非常开心。”说着,眼中闪着泪花,只不过没流下来罢了。
我家的春节,就是在外地的子女和亲人们团聚的时候。
贵洲的春节作文篇7
今年的春节令我难忘。那天,老妈在家里包饺子,爸爸去买烟花和鞭炮,我在家里看电视。没过多久,爸爸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袋子。我好奇的'问爸爸:”爸爸,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呀?“爸爸说:”里面装的是烟花和鞭炮。“老妈说:”吃饺子喽!“爸爸说:”饺子里面有钱。“我一听有钱,赶紧吃了起来。我一个接一个吃,可是饺子吃完了,还没有吃到钱。这时听到老妈说:”我吃到了!“我们都为老妈高兴。都祝老妈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万事如意!吃完饺子,爸爸说:”该去老家了,大家都要等急了。“我一听要去老家就非常高兴。因为我的朋友周邑宁在那里。我急忙换上新衣服和新裤子。爸爸骑摩托车在楼下等着。
我们很快到了老家。去给大娘、二娘、三娘拜年。一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新年快乐!“伯母们就都给我发一个大红包。
春节又开心又难忘!
贵洲的春节作文推荐7篇相关文章:
★ 春节节日作文8篇
★ 农村春节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