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中,适时回顾和反思自己的经历,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深度和真实感,通过作文记录生活点滴,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库,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观察生活类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察生活类作文篇1
我是个喜欢观察生活的人,观察生活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为什么呢?为什么生活就值得我们去观察呢?嘿,大家肯定觉得多留一份心去观察生活肯定特别麻烦吧。错了!学会观察生活,能够观察生活,这都是一种幸福!观察生活,能观察到身边人的一举一动,哪怕是点点滴滴,细微的改变都在你的眼中。也许,有的人觉得这样很没有意义,可我却笑了,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我觉得会观察生活的人一定是最幸福,最欢乐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着细致观察力,能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的人,生活中细小的地方也尽收你眼底。懂得用眼睛去感受生活的人, 都有一颗充满着活力的心。会观察生活的`人说明你也能发现别人对你的关爱,一丝丝的情丝一缕缕的关爱把你包围了起来,在无微不至爱中生活的人, 能不快乐吗?每天都有人用自己的爱来滋润你的心,能不快乐吗?你能发现你爱的人对你的好,对你的关心,对你的体贴,甚至对你的唠叨中都包含的爱,能不快乐吗?你能发现身边人的善良,乐观的各种品质,她们那种品质会一点点感染着你,你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能不快乐吗?你能细致的发现别人的悲伤与快乐,和她们分享快乐,又或者让她们倾诉悲伤,这不快乐吗?能和所有人都交上朋友,都成为知心人,所有人都用自己真实的心去面对你,这难道不快乐吗?
真的,能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细微之处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人!一定是,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让我们一起用自己明亮的大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爱吧……
观察生活类作文篇2
在四年级,有一道数学简便运算的题目,虽然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可是当时,这道题目是有难度的。
“在二千以内所有偶数的和与所有奇数的和之差是多少?”搞什么东西?这种题谁会啊?老师出了题后,同学们都认为自己解不出来,所以目光呆滞,等待着老师的答案。
只有我还在思考。突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于是我对同桌说:“请你相信我,答案是一千,我看一眼就知道了。”同桌没有理会我,他还在等待老师的答案。
老师终于开始讲题了,这既让大家等到了,也让我等到了。
老师的方法就是用公式,把两边得数之差求出来就行了,答案是一千。
我有些失望,老师的方法不是我所想的。可我同桌却目瞪口呆地看着我,然后指着我,对老师大喊:“老师!他、他一看就知道答案了,而且是对的!”
老师走到我面前,笑眯眯地对我说:“你的方法是什么?”我把我的方法说了出来:第一个偶数减第一个奇数是一,第二个偶数减去第二个奇数还是一,一共有一千个偶数和一千个奇数,所以是一乘以一千等于一千。
大家都在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其实这些题需要观察,发现,是不会太难的。
生活也是这样,只要你善于发现,细心观察,你就一定会有收获。
观察生活类作文篇3
窗子
说起窗子,便想起心理医生常用的一个小测试:让人们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小房子,心理医生会根据你所画的因素来判断你的内心世界。当然,窗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窗的有无可间接透露你内心是否封闭。
的确,窗的作用就是沟通房内外的世界。打开窗扉,你可以在阳光中看到自己的房子,可以欣赏到房外的五彩缤纷;也许有时遇到的是狂风暴雨,你的心会受伤,但这都是一份历练,将使你的心变得更坚强。
窗是一种含蓄的观望,是一种三思的人生态度。它不像门一样直接、开放。窗就像一位害羞的女子撩开一角面纱,观察屋外的天气是否适合自己的出行。透过窗子与外界进行眼神、言语的交流,使自己更进一步了解未来,而不至因为冲动摔得满身泥泞。窗,也让外界对自己有所了解,却也不至于完全摸透。神秘而小心翼翼地窥测,这便是窗的魔力所在。如此看来,窗真是一种设计巧妙的工具。
镜子
从古代的铜镜到现代的玻璃镜,镜子的演化让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自己。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态度值得鼓励,只是自视实在不是一种全面的自我改革的途径。正如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眼睛、鼻子、后背,自视会使人们忽略自身很多缺点。于是,镜子出现了。
唐太宗曾把魏征比作镜子,这当然是个老掉牙的比喻,但也揭示了镜子在精神领域的含义——是一些了解你的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别人对你行为上的反馈就是镜中的信息,就像我们自我改正的有力依据。生活中也会有哈哈镜,有的会麻痹你,有的会打击你,这便需要时间为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明辨是非,在错综复杂中找到真我。
镜子,是一种自我审视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声的修正与进步。镜子会阻隔你延伸的视线,却把你的视线反射向你眼里,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肆意观望。观镜时,不必感到自卑,也不必自傲,那就是一个真实的你,请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你付出什么,它便回赠你什么。多么神奇!
小结
窗子是心有多远,视线就能走多远;镜子是心有多真,视线就反射得多真。窗镜合一,是一种至高的态度,它能练就一颗通透的心、坚强的心。在镜子前整装,在窗子前观望思考,然后出发吧!人生的旅途将在窗、镜映照下更加光明。
你透过了谁的眼睛
一只驴子在破旧的茅草屋里低头转圈,头套缰绳日夜不停地磨面,孜孜不倦自安天命。其它的驴子总借故嘲笑它们愚笨无知,“你整天只知低头磨面,根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会毁掉你自己的!”而这只驴子却说:“你们有再活泼的脑袋我也觉得只有磨面之用。”动物世界的奇谈听罢不禁莞尔,却始终无从盖棺定论孰是孰非。它们的看法及价值判断的不同归根于看待问题角度和方式的不同。
于磨面的驴子而言,它透过了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犹如面前立了一面镜子,它透过镜子看到了自己低头的姿态,夜以继日围着石磨转圈圈,便觉得自己的世界本是如此,安于现状。若此驴子可以透过其它驴子的眼睛看世界,别人的眼睛就是自己的窗子,它将透过这明窗看见外面世界的辽阔和精彩,意识到自己若尚有余力就应跋山涉水另闯天地。
镜子与窗子,自见与他见,看到的世界于自身而言都是真切的却未尝是完全真实的。犹如井底之蛙的一小圈天地与雀鸟眼中的辽阔天宇,都是它们亲眼所见的反映,只是透过不同的眼睛而得出大相径庭的答案。
而你,又是持着怎样的器具看世界?
透过自己你的眼睛,你看到了身上引以为傲的闪光点和局限于个人认识的灰色调,你也看到了内心深处的考虑和徘徊,千结百转自己心知肚明。透过他人的眼睛,从多方位审视你和世界,你可以窥见他们眼眸中倒映出的模样,有真实客观的时政要点和龌龊可憎的社会阴暗,可以看到他们眼中你笑意灿然的模样和眼角眉梢若无似有的一抹哀愁。
透过国人的眼睛,看到了幅员辽阔的疆城和富饶的资源,“地大物博”一词便华丽地被国人盛请出来成为头顶的光环。奥运会的佳绩成为国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谈资。而透过世人的眼睛看到的是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水平的相距甚远,51块金牌也掩饰不了国民身体素质的孱弱。如此,自见与他见相结合才能还原真实的中国和世界。
昨天,你曾透过谁的眼睛看世界,看见怎样的自己和世界,这已无关痛痒。
今天,明天,让我们透过自己和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和世界的全貌,让镜子和窗子折射出世界的真实和精彩。
你,看自己和世界了吗?
观察生活类作文篇4
伽利略从吊灯的摆动中发现了摆动的等时性原理,一位好事者从一个游戏中发现了鲨鱼怕黄色的物体,我也从猫吃草的现象知道了猫吃草原来是它肚子不好的.缘故。
那是几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我吃完早饭,在院子里玩,突然发现邻居家的大白猫正在吃我家花园里的草。嘿!这是怎么回事呀,猫不是肉食动物吗,怎么会吃草?我奇怪极了,便回到家中找出《百科全书》之类的书籍查找,可我把这些书翻遍了,也没找到关于猫吃草的原因。哎,关于猫吃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我叹了一口气,想:不管怎样,我一定要搞清楚猫吃草是怎么一回事!从此以后,我只要有时间,就仔细观察大白猫……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发现大白猫每次吃草,都会拉出稀薄的屎。也许大白猫吃草是因为它肚子不好的缘故?我这样猜想。正好,前几天我家来了一位阿姨,她是个宠物医生,我便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她对我说:“你的想法就是对的呀!”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我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知识!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悉心探究,就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发现许多我们许多不知道的东西。另外,还要勇于实践,因为凡事如果只动脑不动手,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
观察生活类作文篇5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描写心理活动。老师布置了这次的:写一次经历,详细地描写当时的心理活动。
我在心里窃喜:哈哈!这种我以前写过,再把它改一下不就完成了吗?但是,老师又扔来一个“重磅超级大炸弹”——不能写以前写过的素材,要勇于创新。听了这句话,我不由自主地颤抖着,笔一个不小心从指间掉了下去,“啪”的一声与地面来了一个“亲密接触”,又让我吓了一跳。
我怎么想也想不出素材,便把目光投向了窗外,想要通过窗外的景物来获取灵感。天空阴沉沉的,似乎要把一切吞掉;一阵阵冷风吹过,让人感到脊背发凉;小树和花草被风吹得直摇,似乎在叫:“不要吹啦,我好冷!”
看到窗外的景色如此灰暗,我又向其他同学瞟了一眼。有的同学还在冥思苦想,和我一起“并肩作战”,还有的同学很令人“生气”,他们的笔在本上“沙沙”地写着,似乎在说:“哈哈,我已经想到素材啦!看你这下怎么办!”我看向本,它仿佛也在附和:“看你怎么办,看你怎么办!”我生气地把笔重重地扔在桌子上,在心里咒骂:你们真够烦人,我什么都想不出来,你们还嘲笑我……
突然,我灵机一动,这次寻找素材的过程不就是很好的素材吗?于是,我就在本上的第一行写下:巧找素材。
是啊,生活中有很多事能当素材,但我们都不在乎它。看来,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啊!
观察生活类作文篇6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一起床穿好衣袜就到阳台上呼吸清晨的清新空气,我发现那盆太阳花开放了。
你看那一盆的花粉红粉红的,有点像桃花的颜色。在浅褐色的花茎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有的已经盛开;有的蓓蕾初绽;还有的含苞待放。一朵一朵像小喇叭一样,又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它的花瓣有五瓣,在开花时,可以看到黄色的花蕊中间有一条长得又细又长雄蕊,旁边固着许多较短细的是雌蕊。在炎炎夏日它不怕火辣辣的太阳。仍然傲然地展开鲜艳的花瓣。在雨天,它依然挺立。吮吸着雨露,散发出芬芳。
太阳花的叶子五颜六色。有的是绿紫色的,有的碧绿得像翡翠。太阳花的叶子很多,密密麻麻,怎么数也数不清。太阳花的叶子是三片小叶组成的,一组就像三个亲兄弟,每时每刻都不分离。每片叶子像瓜子一样大小,饱满满的,看上去晶莹剔透,摸上去又滑又嫩,叶子长得尖尖的,非常可爱。
太阳花的茎是呈圆柱体,有的拔地而起,有的斜伸,有的弯弯曲曲地向四面伸展。捏着它,可以看见一些液体。在雨天,只要折一段花枝插在泥土里,第二天它就成活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生根、分叉、开花了。
每当阳光明媚的天气,太阳花就张开美丽的面庞,好像在欢迎太阳公公。中午,虽然太阳光很强烈,可是,太阳花依然盛开得那么鲜艳。每当阴天没有太阳的时候,它就像生病的老奶奶似的,没有了生机。太阳花这个名字应是它像向日葵一样一直朝着太阳而得名的
我爱太阳花,爱它那五彩缤纷的花瓣,爱它那顽强的精神。
观察生活类作文篇7
学生作文所表达的是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学生作文的内容是他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结果。所以,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统一地得到发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也才能使作文教学在为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打基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观察、分析应细心
在学习生活中,明确观察的目的性,能有大将风度,通观全局。在观察活动中,还必须能敏锐地发现不一般,不容易被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东西。要想学生写出来的内容言之有物,这就需要接触生活,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参观工厂,放短时间的农忙假参加农业劳动,做一些社会调查,慰问军烈属,开展放风筝比赛、赏花、郊游、野炊等有意义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仔细地观察事物,了解生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不至于空洞无物。
如: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地球引力,瓦特从开水沸腾现象发现蒸气的推力作用,鲁班因手指被小草割破,发明了锯子。这就告诉我们不仅要观察而且要细致入微。上海有个叫魏晔的五年级小学生堪为楷模。
有一次他看见两只鸡为争夺一条小虫发生“武斗”。小金鸡啄着小花鸡的头颈,小花鸡又反啄小金鸡的鸡冠,斗争难舍难解。他上去“劝”也没法劝开,于是捉了两条小虫分给两只鸡,这场“武斗”才算结束。他通过细致地观察写了一篇很好的日记,这篇日记被选作上海市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所以我们观察时应力求细心,防止粗心大意。
还有一位教师带三年级学生到葡萄架下观察葡萄。
师:同学们!请你们看看这儿的葡萄长得怎样?(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
生:这儿的葡萄长得好。
生:这里的葡萄结得多。
师: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葡萄长得多吗?
生:可以用“一串串”。
师:望着一串串的葡萄,心情怎样呢?
生:我很喜欢,想摘一颗来尝尝。
师:谁能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对葡萄的喜爱?
生:啊!葡萄架上的葡萄多得数不清,真叫人高兴!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葡萄有什么颜色呢?(指导学生抓特点观察)
生:有些是深绿色,有些是浅绿色,有些是紫色,有些是一些绿一些紫。(口述不清楚)
师:你刚才没有把葡萄的颜色讲清楚。应该这样讲:葡萄有深绿色的、浅绿色的、深紫和淡绿的,还有绿、紫相间的。(老师教学生描述)
师:同学们边看边想一想,这绿葡萄这么晶莹透亮像什么呢?紫色的葡萄又像什么?(启发想象)
生:绿色的葡萄像我们玩的玻璃珠子。紫色的像一串串紫红色的珍珠。
师:讲得好!还可以说绿葡萄像一粒粒翡翠,紫葡萄像颗颗红玛瑙。(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想象)
难怪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取得成功后,自豪地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智慧,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番话颇值得我们深思。
二、态度必须积极
作家柳青在谈到如何观察的时候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的态度问题。一个冷漠无情和对社会事业漠不关心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这就是说生活中或工作中要有热情------热情地喜欢人、帮助人、批评人或反对人……”这段话告诉我们:要帮助人,就要设身处地理解人;要理解人,就要观察人。要学会观察,就要有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积极的观察分析将令你有意想不到地收获。
三、观察必须分析
小学语文有篇《美丽的大公鸡》,文中有一幅图。很多同学只注意观察公鸡拍着翅膀的形态,进一步观察大公鸡站在水边,歪着头正在看倒映在水里的自身的影子。为什么大公鸡要把水当作镜子呢?只能通过分析才能理解大公鸡自我欣赏、骄傲的内部“心理”,这才是观察的本质。
英国的弗莱明教授是一位发现抗菌素的先驱者,当时为了研究细菌,大家都用泥土来封口,弗莱明观察到远离泥土的地方,细菌繁殖很多,接近泥土的地方,葡萄球菌被消化了。弗莱明陷入了沉思------“发生融化?该不是有什么东西把有强烈毒性的葡萄球菌消灭了?”这一想,想得太妙了!后来弗莱明在泥土中经过分析、提炼,终于找到了病菌的强敌------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青霉素。边观察边分析,使弗莱明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只有学会了观察、分析,才能摘取到成功的桂冠。而作文亦是如此。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就等于教给了他们一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钥匙。观察与分析,阅读与思考,这是从事写作的前提,是学生积累知识、锤炼思想、丰富感情和提高写作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在重视学生写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要注意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并有意识的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就能自觉、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了。我们要铭记巴甫洛夫的这句名言:只有坚持不懈的观察,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没有坚持不懈的观察,我们就会错过很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观察生活类作文篇8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喜欢画画、游泳、打羽毛球但我最喜欢的是观察各种小动物。
今天,我写完作业后下楼去花坛边寻找小蚂蚁的身影。来到花坛边,我看见一群小蚂蚁正在地上爬来爬去,似乎是在觅食。于是,我把手上准备好的饼干,小心翼翼地放在其中一只小蚂蚁的身边,看它们是如何反应的。只见这只小蚂蚁先用触角,很小心地碰了碰这么一块突然出现的饼干,然后试着拖了拖饼干,但可能是饼干对于它来说是有点重了,小蚂蚁没有拖动。这么美味的食物,放弃自然是觉得可惜吧,于是小蚂蚁又尝试着拖了几次,可饼干还是一动不动。这时,周边的蚂蚁们都可能闻到了食物的美味,陆陆续续爬过来了,越来越多,不一会,就聚集了好多好多蚂蚁。这些蚂蚁们围在饼干的周围,咬得咬,拖得拖,饼干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挪动了,一点点地被拖回到了蚂蚁洞里。
通过观察小蚂蚁成功搬饼干的过程,让我被它们的齐心协力精神所鼓舞,我们应该学习它们的这种团结!
观察生活类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