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影片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深度,观后感的写作使我们对影片的情节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合伙人观后感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合伙人观后感篇1
苏梅的人生梦想是去美国。为了她的美国梦,作为一个女孩儿选择深夜独自在图书馆看书,在自己的蜡烛用尽后,有胆量主动与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头碰头地共享灯光。这些细节无不昭显着她去美国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为了这个人生目标她早已对任何风险放任不管。对此成东青心知肚明,他也明白想继续和苏梅在一起就必须一同去美国。于是,在努力帮助苏梅去美国的同时,他自己也为了获得美国签证百折不挠,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悲剧的`是,苏梅成功了,他却未能如愿。在这样的境况下,唯有苏梅放弃留在美国的梦想,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两人才可能在一起。然而,苏梅尽管对背叛如此真诚而痴情的成东青充满了自责和内疚,却仍未改变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了实现她的美国梦,坚定地在美国和成冬青之间选择了美国,抛弃了成东青。这不能怪苏梅,毕竟美国才是她的梦想,才是她认定的人生方向和幸福根基,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不会为了一时之快而作出令自己后悔终生的决定。
其实,理想也好,梦想也罢,都完全是私人事务,谁也不要指望改变别人的理想,因为改变了别人的理想意味着改变了她的一生,改变了她幸福和快乐的标准。成东青最大的失败就在于,他遇到了一个有梦想且对梦想坚定不移的人。
苏梅是只理性的天鹅,不是天鹅肉。成东青的忠诚和真心确实让苏梅感动,但感动作为一种本能永远不可能成为人生抉择的依据。
合伙人观后感篇2
?中国合伙人》讲诉的是80后的创业者“新梦想”的故事,影片中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愤青“佟大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影片中的土鳖”黄晓明有“高考失败,泡妞失败,教书失败”的不平,“海龟”邓超则遭遇“出国受挫,事业受挫,野心受挫”的尴尬,“愤青”佟大为历经“姑娘走了,兄弟走了,梦想走了”的悲剧,但他们最终携手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青春的年纪总会豪言壮语,以前自己也一直用“有梦”来标榜自己,觉得有梦想有追求是件特自豪的事。但现在,看着书里、电视里、电影里、生活里麻木不仁的人,现实的利刃终将我曾经的个性,冲动,自信等都抹平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仅存的只是那廉价的自尊心。所以,当我们被周边的环境同化的时候,我渴望能保留最真实的自我,不做作,不浮夸,做最本性的自己以前老是抱怨被家人“保护”得太好,束缚、没有自由,没有获得应有的追梦的机会,抱怨被困在小小的牢笼里没机会施展自身的才能。但是,当我看到成东青跪着求自己老母亲借钱供自己第三次高考的桥段时,我才意识到是我错了,是我自己没有去努力争取属于我的机会,是我自己放弃了。
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有两句台词:“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当你在梦想的前进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笔直的大道上” ;“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 ”。成功的动力有很多种,但是否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前进动力非常重要。没有动力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将会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决定我自己的前进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我想这应该是这部电影中人物创业最根本的出发点。
观看此片之后,我自己的内心也在不停的拷问着自己:“我坚持过自己的梦想吗”?影片中成东青失败了两次,跪着求母亲再给一次机会;用旧版词典学英语学出来的日式英语被人嘲笑的时候,他可以秉烛夜读,坚持读了800本书;他不畏惧病魔,不放弃自己心中所爱,最终赢得自己的爱情;为了与美国人辩论,出国前一个晚上就背好了相关法律。但当我曾有过像成东青的境况时又是怎么做的?我的梦想如今又被遗落在哪?而我现在又能为之做些
合伙人观后感篇3
自5月份上映以来,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电影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东西太多了。看完电影我的感触也非常多,但是有几点是最难忘的:它演绎了团队的力量、解释了梦想的定义并且给我们拼搏努力的理由。
首先要想成功必须依靠团队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即使你的能力再大也不能忘记借助团队的力量,更何况并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也能顶个诸葛亮”,团队的优势在于思维的碰撞和能力的互补。就像片中的成东青,孟晓俊和xx,他们三人一个性格保守、一个激进、一个中庸。作为新梦想最大的领导人成东青在一开始只是从农村来上大学的土鳖,英语说的也不好,不善于沟通,但是恰恰到最后走向了成功,这跟其他两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孟晓俊性格激进,梦想着站在美国的土地上改变世界,他其实是和成东青完全相反的性格,一个保守一个激进,这正是一种互补,成东青想而不敢干的事情,孟晓俊可以干,甚至可以拉着成东青一起干,但是他们的性格在一开始相差太大往往会出现争执,在剧情发展的后来这一点更能体现出来,而总xx总是会在他们争吵的时候出现,进行调停和化解,这又是一种互补,xx为人比较洒脱,可以说是比较中庸,也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可以在成东青和孟晓俊之间将他们的性格进行中和,从而组成了一直优秀的团队。在他们的成功路上他们发挥着各自的优点将他们的事业逐渐推向了高峰,成东青用他失败的经历教导学生什么是失败然后又怎样站起来,xx用它流利口语言传身教并摸索独特的教学方法,孟晓俊也发挥它了解美国签证的优势组织开展签证讲座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能量,他们三个人就是我们大家的缩小版,在每个公司每个团队中都有分工,各自都发挥着自己的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当大家都能发挥自己能量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事业成功的时候。
其次“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觉坚持是一种幸福的东西”,这是成东青在片中的一句话,我想这句话也给我们观众非常正确的解释了什么事梦想。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谈论着我们的梦想,而我们的梦想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其实梦想很简单,可能是当一位科学家,可能是成为一个明星,可能是想和自己爱的人平凡的生活,可能想有一个家等等,梦想有很多,可以说每人都有梦想,但是现实的生活往往会将我们的梦想击碎,我们的梦想在现实面前似乎不堪一击。但是我想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原因,为什么有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什么有人实现不了,那我想可能就是我们没有坚持,也许成功就在下一秒但是我们却选择了放弃,也许在没有看到成功的曙光前坚持是很痛苦的,但是没有坚持又哪来的成功,黎明前的天总是最黑,因为它在积累天亮的力量。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小的成功,比如通过英语四级、通过期末考试、完成了我们制定的工作任务。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在达到目标以后回首望去我们曾经的认为痛苦的坚持和努力突然之间变得那么美好,我们甚至会怀念我们的努力怀念我们的痛苦,因为是它让我们感觉到成功的来之不易,是它让我们感觉现在的成功是那么的`真实,是它给了我们自信。的确正如片中所说“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觉坚持是一种幸福的东西”,那么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吧痛苦吧,将来也幸福吧。
最后还是引用片中的一句话“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这是一个比喻,但是他给了我们拼搏努力和前进的理由,我想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种是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这样才能成功,另一种是不要安于现在的成绩,要不断的挑战,创造更好的成绩。对于第一种是在我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可能我们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成功和失败就有了选择,你是继续挣扎努力走出泥潭,还是放弃,可能如果选择放弃会舒服一些,但是结果只是往下沉,但如果选择了挣扎走出泥潭那么我想不管泥潭有多大,我们迟早会走上干净的柏油路,当你意识到失败只是成功的弯路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对于第二种也许我们现在有我们的成绩和过去,但是那都是以前,我们要着眼未来去创造更大的成绩更大的价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守着以前的成绩过日子是不行的,你可以在累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一下但是不能停止不前,就像水一样,流动才有活力,静水最后只能变成死水。
最后我想附上片中的一句话:“如果皱纹终将刻在额头,那就别让皱纹刻在心上”,乐观的心态很重要,与大家共勉。
合伙人观后感篇4
中国合伙人上映好几天了,今可是这几天一直比较忙,今天才有时间看一下。感觉很不错,这部电影的时代跨度不大,但是很多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不管是学生,创业者还是创业成功或者创业失败,都能从这部电影里面发现很多曾经自己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现在的我,看过之后,心里更是五味杂陈,在此分享给各位农业人朋友!同时也推荐大家有时间了都能去看一看,也许,你也会有所感触!
中国合伙人是讲述了三个人从大学,到逼迫创业直至成功登录美国纳斯达克的故事。三个人当中,一个激进,一个中庸,一个保守,本人感觉这应该是一个团队中最好的组合了,企业有时候需要激进,但是有时候需要保守,如何把握,如何调和,主要还得这个中庸的人来做!电影里能看出来新东方的影子,也许就是俞敏洪他们三个人的发家史吧!不管怎么样,他正确的诠释了中国环境下合伙人的内心世界,是现实中国企业世界里面的友情,感性挑战理性,理性又反哺感性的的一种最好表达!
故事最后,导演陈可辛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虽然我的合伙人有过分手,有过彷徨,但最后在大是大非面前,用智慧及改变找回了尊严。让世人知道,如今的中国人早已不是当年的国人那样麻木的崇拜美国了,因为,世界因我们也在改变!
我喜欢《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
合伙人观后感篇5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孟晓俊、坚持不懈的成东青、幽默的王阳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创办学习,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掉司逆袭”英语培训故事,,其中他们经过不平、尴尬、悲剧的,但是他们最终携手创造可商业奇迹。
其中有一段如下:王阳教学生学英语时,那些学生都不敢大声朗读出来,他就说:“你们虽然说的不好听,但烦恼的.不是你们,而是听你们读的人,你们怕什么呀!”这让我知道开始你可能做第一件事不那么顺利,但只要努力一切都不会遗憾的。
在记忆中还有一段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成东青在上课时发现许多同学都在睡觉,他气愤的说“你们的父母花了大半辈子的钱,让你们上最好的大学。这,不是让你们来睡觉的”我觉得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你不想学就告之父母,免得浪费了金钱,浪费了青春、还欺骗了父母。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比如:右手断了都要写字、双手残了都要用脚弹琴…..还有的人从小家里贫瘠,但还是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成了国家栋梁之才。
啊!我的梦中国梦!我们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要坚持不懈,不要放弃!
合伙人观后感篇6
电影《中国合伙人》故事的蓝本不言而喻,从剧作上来说,它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还原了一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终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简而言之:鸡血加鸡贼,无限约等于鸡犬升天。过程的确很有意思,细想想有点儿没意思,但再琢磨,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梦好不好?中国梦对不对?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觉得世界人生最大的无趣在于,我们不认同别人认可的标准,却又渴望别人的认可,爱情如是、事业如是、生活亦如是。前者是我们渴望脱俗,后者是我们又未能免俗。当我们在对方的标准里做不到最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牢靠。所以,一辈子,我们都在征服对方和劝服自己之间不停徘徊纠结,大部分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艰难的历史选择,说到底我们还是背负了历史的包袱。我们那么渴望坚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认,而后者本身就是对前者最大的否定。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用继承某种屈辱、不用承担某种压力,不用奋力站起来证明我们能站起来,能想躺着就躺着,只因为我们真的喜欢躺着。总之一条,不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想说,成冬青诠释的中国式成功,充满了某种实用主义的得意。而王阳诠释的中国式幸福,则有自欺欺人的妥协。这种的态度,充满了某种无奈,也或者,才是我们每个人寻找答案的开始。
胡乱写了这些,再胡乱写个结尾。
风往哪里吹,树就往哪里倒正青春,我们以为我们是风,青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草。
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合伙人观后感篇7
周末下午,独自一人慕名冒雨去看了这部,因为网上说他是新东方和俞洪敏的故事。记忆中这是不多的关于中国创业史的电影,可能就是第一部吧,整整说了30年的故事,正是国内翻天覆地的30年,这是我的年纪。
开始的字幕上写着联合制片人:田朴君,这位因为王石被热议的女人,无论大家的评价如何,我始终觉得,王石不是等闲,他这么器重的.女人一定不普通,影片中她和冯仑客串了一个镜头,也算是在影视圈上个台阶的第一步吧。
这是今年以来除了《悲惨世界》第二部我评价的最佳,泪点那么有一两个,就着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从哪儿说起呢,性格吧。
三个好兄弟,孟晓骏一定是最优秀的,至少在最开始,名门出身,自信、有见识,领导学校各类社团活动,漂亮的女朋友,有明确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签证官问成东青,你的偶像是谁,成毫不犹豫的说是孟;王陽,从小放荡不羁,有自信,学生时代就能泡到洋妞,性格乐观,心胸豁达;成东青,自卑,唯一拥有的是不放弃,情商低,相貌土,而且这种土气即便他成功后依然挥之不去,但是———他确是最成功的一个。
前段时日,看到一篇分析李嘉诚成功路上的贵人,也就是转变他命运的关键人物。其实,每个人的成功,分析下来,也就可圈可点几个关键,总结了一下成东青在成功路上的几个关键:
1、认识了孟、王。很显然,他们两个都比他优秀,只有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才会变得更优秀。和他们成为铁杆,首先,有了追赶目标,所以,成东青才发誓4年大学读满800本书。然后,他们帮着他追到了苏梅。
2、苏梅,这个成东青的初恋,却是成就他的最大因素,为什么,因为从追到她开始,他有了自信。
自信这个玩意儿很有意思,有和没有很多时候无法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譬如孟晓骏,那么满满自信的翩翩公子,在美国留学4年,生活的挫折和困境把他的自信磨得干干净净,没有了之后,再找回来很难,即便未来真的回来了,也不是原来的那个自信了。
3、被迫被学校开除。其实大多数的成功者在最初的时候都是被迫的,被命运驱赶着向前走,就像成东青说的,你跳下了水,游可能不死,不游一定死,逼着自己向前游。所以,天命不可违。
就这样,三个人的种、种际遇,加上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配合着中国近代最轰轰烈烈的30年,天时、地利、人和,全了。
合伙人观后感篇8
昨天我们去看了电影《中国合伙人》,是由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饰演的。讲的是成东青、孟晓骏和王小阳三个好朋友合伙办“新梦想”英语培训学校的故事。为什么在片名上加上“中国”二字,是为了特别强调中国人的创业理念和奋斗过程。
孟晓骏和王小阳曾经的梦想是去美国, 成冬青本来只想去北京,后来在他们的熏染下也变得想去美国了。那么美国真有那么好吗?就像城市的灯火虽辉煌却始终不是为我们外地人而亮一样,一个人漂泊在异国他乡,那份辛酸苦楚可想而知。孟晓骏曾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学子,到了美国却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地打压,成了餐厅的打工者,他没法改变这个世界,反而被世界改变了。终于他回到了中国,抱着他伤痕累累的美国梦。而此前在人生中屡遭挫败的成东青早已带着王小阳一起成为了富人。看来在现实面前,与其抱着狂傲且不切实际的梦想,不如把自己置于大千世界中一个渺小的位置上,脚踏实地地辛勤耕耘,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总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孟晓骏意识到了这一点,决定跟着成东青一起干,于是便有了他们三人组成合伙人的故事。
一番事业的成功,少不了引导者、创意者和参谋家,但这其中也难免会因意见不合而出现分歧甚至解散。当王小阳感慨万千地说“千万不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成为合伙人”时,成东青和孟晓骏都心酸无比。然而真正的友谊又岂能因为利益的纠纷而变质?当美国炸掉中国大使馆,成东青的“新梦想”遭千万人唾骂时,孟晓骏和王小阳回到了他身边,就像当年成东青保护孟晓骏和王小阳逃出去而令自己被众人殴打一样,朋友就是在对方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其解围。最后,在和美国人谈判时,成东青说出了让“新梦想”上市的决定,这也正是孟晓骏当初屡次提出而不被成东青采纳的方案,现在成东青抓住了美国人要告“新梦想”的时机,使“新梦想”在众人的关注下走得更远更好!
孟晓骏和王小阳再也不做美国梦,他们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感到骄傲!在他们心里自有一个美国梦,那就是将英语洒在自己的国土上。而成东青则一直坚持着他“红旗不倒”的最初的信仰。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合伙人,引进西方先进元素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中国创业理念,就像“新梦想”用中文谐音记英文单词一样。
是的,如果不能改变这个世界,至少不要让自己被这个世界改变。
这是一部励志片,看了让人颇有收获。
就说成东青这一角色吧!他是“新梦想”最大的股东。他的成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命运迫使他从十七岁开始就学会了背完整本词典的本领。可想而知他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从不因失败而气馁,从不惧怕荆棘丛生。别人问他他的梦想是什么,他说他答不上来,但我只想说,面对挫折他从未放弃过,这一点足以让他成就他所有的梦想!用“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再说说饰演成东青的黄晓明,他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搞笑、朴素、认真、善良的土鳖男主人公形象,让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深感怜惜。而成东青从一开始的老土到后来帅气沉稳的成功人士的转变,也着实让我们眼前一亮!
看完这部电影,深受鼓舞的同时觉得这三个男主角实在是太可爱了!
合伙人观后感通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