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让读后感更具启发性,我们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很多时候,读后感能帮助我们更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5篇

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篇1

让平凡拥有“美丽”这是朱自清先生写作的宗旨,他以独特的思维角度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总是能令我眼前一亮。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许多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很是让人佩服。

朱自清先生这一生中写过成百上千的文章,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属《背影》了。为什么喜欢这一篇?是的,我有我自己的答案。或许这篇散文并没有像《荷塘月色》、《绿》、《看花》等作品那样写的美到无法形容的地步,但很真实。

辞藻并不华丽,但仍然十分感人表达的就是父子之间的亲情。这是生活中很平凡的一种感情,也往往因为平凡而容易被忽视,《背影》其实从潜意识里告诉大家要珍惜这种感情。父亲的爱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文章中的父亲提着橘蹒跚的背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一根触碰到我心灵的琴弦,一经拨动,便引起我无限的感慨。从古至今,描写父爱的文章不计其数,但朱自清却能做到纯朴但最能打动人心。作者就是用他那普通人的眼光去看他那普通的父亲那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动作,一切都是普通的的,但这恰恰能触碰到我们心中最敏感的部位,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感慨。

平凡的父母给了我们不平凡的爱。其实,朱自清先生就是这样,用最平凡的眼光去发现美,再用最平凡的手法创造美。

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篇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吟母亲的诗文很多,相比之下,赞颂父亲的篇章却是很少。慈母严父像是一个定理模式,多年不变。在治理下一代时大多数是母亲唱红脸,父亲唱黑脸。母爱如水,润物细无声,像杨柳风,吹面不寒。父爱像山,巍峨稳重,像树遮风挡雨却寡言少语。

而在背影中,朱自清先生撇开一切模式,用自然朴素的文字展现了一个在生活中常见但却轻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小细节,从背影处着手将父与子的情感描写的感人肺腑。从小的出口喷薄出滚烫情感总是能让人心神激荡。朱自清先生将情感通过买橘子这一小事而展现出来,有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怜爱,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是执意要为儿子买些橘子在路上解渴。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惜与心疼,看着父亲臃肿的身体穿越月台时的艰难而掩面抹泪。有时爱真的会让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变得无力承载爱的重量。

文中的背影,几乎每个人都曾目送过,可那样的情感,只有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懂得人世艰辛的人才更能体会。

重读《背影》,读后感随着生活阅历增加也更深了。艰难的举动,臃肿的背影,不仅模糊了儿子的眼,也让读者的胸口发闷,像一个人抽闷烟时,看着渐渐缠绕上升的烟时一样陷入了苦闷的发呆中。

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篇3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选自名家朱自清的《匆匆》。很久以前,我就对《匆匆》有过耳闻。今天一鼓作气读完它,心灵里的震撼何止能用“强烈”来形容。

时间稍纵即逝,当我们洗手时、吃饭时、看书时、凝视时,它便轻轻悄悄地从我们的眼前闪过,不留下一丝痕迹。回忆以往的一幕幕,我又在我的时间长河里留下了些什么呢?是否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呢?从呱呱落地之后,学走路,学说话,上幼儿园,上小学,直到现在。默默里算着,四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了。小时侯的记忆我早已忘却,只依稀记得小学时代的种种挫折和失败:四年级时,期中竞赛考试只得了82分;五年级时,数学作业连连错题,一个个鲜红的叉号仿佛还在眼前;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考试只得了85分,虽然在语文竞赛中得了全区第一名,但离满分还有13分之遥,成绩并不理想。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不会让这些失败出现在我的记忆里。但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一旦发生就永远不可挽回。我多么想回到从前,见一见已经逝去的姥爷,听他再讲一个动听的故事。然而就在这想象的同时,时间又从思念中过去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也无法阻挡它的到来。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注定要到来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能任时间白白地流逝,不能白白地走这一遭。我们不可能掌控时间,因而我们这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要做时间的主人。等到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可以坦坦荡荡的回答:“我的成功交换了时间的流逝,因而它一去不复返了。”

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篇4

第一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在我学初中语文课本的时候,那时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现在再读,心中充满了感慨。

朱先生的《背影》,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浓浓的父子情,尤其是读到“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更是令我感动。

“他再三叮嘱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读到这时,不禁让我想起父亲送我来读书时的情景。

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因为就在省内就读,我觉得离家并不是很远,本打算自己一个人来就行了。可是他却说让我一个人走不放心,一是这是我第一次去离家挺远的地方,二是我拿这么多行李搬运不方便。最后,我拗不过他,只好让他送我。

父亲性格比较内敛,平常在家不怎么说话。一直以来,我感觉他对我的爱都很理性,不像母亲的那么直接、明显,但是让我觉得很踏实。

父亲在矿上工作,不知不觉人已中年,但是他每天仍然要工作十个小时才下班。虽然很辛苦,但是他从未向家人抱怨过一句。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去工作整个家庭就无法维持,我更别说上大学了。父亲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因此他无论如何都供我和弟弟上学。

每当我想到父亲那疲惫的身影,慢慢地往矿上挪去,我的眼睛就泛起泪花。

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篇5

是谁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彩色的花毯?是谁为春天披上了一层特有的芬芳?

是春花。

在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笔下,春花的色彩更为绚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花散了遍地,在大多数人眼中并不足为奇,也不曾细细观赏它,但是,朱自清先生用他所观察到的春天,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画卷。

春在何处?

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在“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冬去春来,一年四季不断的交替,轮回,让我们从今天起,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大作大家朱自清先生俯下身来,观察春天的脚步。一草一木皆为春,让我们将自己瞳孔里煜煜发光的春天描绘下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要观察春的步伐,不妨先观察处处吐露的春花,读起朱自清先生的《春》,让我不由的追忆起记忆中的春天,放逐梦想与希望的春天!

作者朱自清用动人的笔触来描绘他所看到的春天,为我们呈现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的画面。

除了春花,就是满山遍野的春草,它有破土而出的坚韧,以及勃勃生机,活力,作者笔下的春草更俏皮活泼,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在我们欣赏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的同时,又不由的感叹春天的美好,给人带来活力,希望和力量,而春草,又将活力与力量充分的展现。这是一种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时间在一点点溜走,不要再等它消散,赶快,换上一件绿色的衣服,投身到春天的怀抱!

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5篇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读后感500字5篇

读了地球的故事的读后感精选6篇

水的读后感,500字5篇

水的读后感,500字参考5篇

读冰心的书读后感500字5篇

春的读后感五十字5篇

春的读后感作文通用5篇

长津湖观后感500字5篇

春的心得体会300字通用7篇

关于春的演讲稿800字8篇

读了朱自清的春的读后感500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