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中观点和提法要恰当准确,不能刻意拔高和粉饰,一份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弘扬正气,引导良好风气用用意,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党事迹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党事迹材料篇1
成功就像一座平衡的秤,一边是努力,一边是快乐,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傅佩荣
这句话是本人一直以来对人生中每一件事情的对待。在生活上,勤勤恳恳,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舍友的事情帮着干。即使是小小的帮忙打打饭,也是种助人的快乐。还有平时喜欢把我的宿舍当成自己的家,让这个“家”时时保持清洁,并通过努力,作为舍长的我积极组织让这个“家”在院里和系里都获得了奖项。很欣慰,因为小小的付出,我有了很多的收获…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难道不是么? 在工作上,从开学一直担任文娱委员以来,我一直感到很开心!以前中学时代的我也曾是名文娱委员还有宣传委员。我爱这份工作,因为我喜欢跳舞、画画、唱歌,它们不只是我的兴趣爱好,也成了我的优势。秉着对它们的一股热情,面对它们,我总会努力认真去对待,积极完成,喜欢追求完美,即使无法完美…所以,在学校多次组织活动中,我都会去勇跃参加,如参加学校健美操,元旦晚会表演,女生节小品,并获得多次奖项。如今还有大合唱,同时在班里组织活动参加此次艺术节文艺汇演。每天的练习是不可避免的,看到了同学们的累,也看到了汗水的微笑。累并快乐着!这些活动不仅活跃和丰富我的大学生活,而且让我对人生充满了自信与微笑。所谓“锻炼能力,奉献社会”。
在繁忙的工作中,同时找到平衡点,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望自己不仅学习刻苦优秀,各方面素质都要做到更好。这是个竞争的时代,有成功者就必有失败者。不但会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工作踏踏实实,而且学习上坚持不请假,不早退,别让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流失! 有人说,“服务永远是生命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都将是将这个要求与实践相结合,把班级的利益放第一,时刻告诫自己,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我们文秘班,把服务奉献给身边的人。做个良好的大学生并不容易,做到优秀更是不容易!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即使在工作上耽误了学习,但我是不会轻易言弃,决不负家人、亲戚、老师、朋友们期望!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使命感! 让青春在奉献中燃烧,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平时除了上课也会多利用课余时间看些课外书,同时还会多做些有利于身心的活动,如练瑜珈等。 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学,这是我的原则。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我都会尽自己所能,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我想也许,这就是同学们一直对我肯定与信任吧!做好人,存好心,做好事,向“三好”发展,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希望一直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实践自己的理想,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是父母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是学校给予我学习的平台,是老师们给予了我知识,帮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健康着,进步着…
党事迹材料篇2
,女,今年14岁,共青团员,家住重庆市丰都县暨龙镇兴龙村12组,现就读于丰都县暨龙镇中学2019级2班,该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思想品德端正,尊老爱亲典型事例。
小时候的,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慈祥的爷爷奶奶,关心呵护她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个活波可爱的妹妹,一家人生活在这片大山中,幸福而快乐。
20xx年,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传来,父亲在山西煤矿工作时,因为工作意外离开了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让原本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这里破碎,爷爷因此长期患病,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妈妈的肩膀上,为了自己的女儿不得不外出工作,家中所有的重活都落在了奶奶的身上,长年累月的劳作使得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更加的苍老。
xx同学从记事开始,奶奶在她眼中总是忙忙碌碌的,苦难的生活是她更加懂得了去分担,煮饭、劈柴、洗衣、照顾年幼的妹妹等一切琐碎的家务都落在了她稚嫩的肩膀上,清晨,她总是会跟奶奶一起起床,帮助奶奶准备好早饭,然后带着妹妹一同去读书,下午放学,在伙伴们相邀去玩耍是,他却要带着作业和妹妹赶到山上去放牛,傍晚,为家人准备好一顿晚饭,之后为妹妹安排好功课,生活的磨砺造就了她沉默寡言,也让她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才会改变。
家中重劳力的缺少,使得xx同学在生活上非常的困难。其他同学每个星期二十元的零花钱,在家中或许就是这个月与妹妹零花钱的总和,但生活的困难并未压倒她,反而让她学会了更好的照顾年幼的妹妹,体谅奶奶的辛苦,更加在学习上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爱她的妈妈和奶奶,在同龄女孩中,或许她不是最光鲜明亮的那个,但她一定是心灵最美的那一个。
走过艰辛的成长之路,xx同学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来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罗燕同学毫不畏惧,她在日记中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要像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磨砺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会收获美好的明天。
党事迹材料篇3
闫笑同学严于律己,积极进取,一直都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朋友。在班级里,乐于助人,处处以身作则,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曾经多次被评选为“好干部”。
她特别喜欢画画,曾经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状,并且在学校里举办过个人画展,老师和同学们参观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在__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__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国义演活动中,荣获绘画二等奖。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绘画类一等奖。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绘画类二等奖。在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光明杯美术速写、国画大赛中,荣获艺术类一等奖。闫笑同学还在校外成功地通过了素描二级考试、水粉画三级考试、速写四级考试和速写五级考试。
每逢的双休日、节假日,闫笑同学都会去街坊邻居家宣传环保常识,宣传绿色奥运,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对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树立了少先队员的良好形象。另外闫笑同学还在假日里一直坚持去慰问孤寡老人,除了帮助她们做一些家务劳动外,还经常陪这些老人聊天,为她们表演节目,老人们都特别喜欢看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
党事迹材料篇4
李浩冰同学,今年9周岁,担任恒山区恒兴小学三年二班中队长。朝气蓬勃的新世纪,孕育了她广泛的爱好,如:看书、画画、朗诵、演讲、打乒乓球;而也许是天生也或许是家境的不幸又造就出她那相当自立、懂事的性格。
作为一名班干部,她能够坚持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老师不在时,主动维护好班级的纪律,对于不文明的行为敢于及时劝阻,并能积极认真地主持学校的大队会和班里的中队会,对待学习更是一丝不苟,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乃至全年级名列前茅,是一名“常胜将军”。李浩冰同学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全校的老师和同学对她的表现都很认可。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下,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曾多次获奖,如:“全国绘画比赛一等奖”、“英语比赛第一名”、“乒乓球比赛二等奖”、“区演讲比赛三等奖”。面对众多的荣誉,她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却从未被荣誉冲昏了头脑。她深深地牢记妈妈的一句话:第一名、一百分并不是最重要的,执着、有毅力地把每一件自己必须做的事,做深做透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在家在校,她都能够受到正确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她像一棵充满生命力的小苗儿,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茁壮地成长。然而在她众多的闪光点当中,最让大家称赞的还要数她的“自立”和“孝顺”。
原本她生活在一个虽然并不算富裕但却温馨幸福的家庭,她也曾经像其他的孩子一样被爸爸、妈妈精心地呵护着。然而在她八岁那年,家庭遭遇了不幸,她的爸爸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这对他们全家人来说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于是,妈妈只得放下工作,带爸爸到天津肿瘤医院去看病,而李浩冰同学只能与爸爸、妈妈分开,待在奶奶家好继续上学。由于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走路不方便,照顾她也比较困难,对她的学习更没办法指导。顷刻间,一个八岁的孩子便长大了许多,年幼自立的李浩冰同学从此开始自己梳头,自己过马路去上学,把自己的压岁钱也拿出来给爸爸看病用了,而且学习从不用爷爷奶奶操心。她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很有规律,每天放学后去参加乒乓球兴趣小组,打两个小时的乒乓球,然后回家写作业,吃饭。她告诉妈妈说:“我要坚持打球,锻炼好的身体,好帮助您照顾爸爸”。每个周六、周日的下午,她还要去学美术,她的愿望是要画好多好多的作品给爸爸看,让爸爸天天开心。虽然浩冰的爸爸、妈妈有半年多没在她的身边,但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优秀,期中、期末考试都名列班级第一名。乒乓球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英语补习班的老师也都说她一直表现得很优秀。这不禁使同学们和老师都为她竖起了大拇指,赞许声不断,“李浩冰你真棒”、“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八、九岁的孩子,还应是一个和爸爸、妈妈撒娇的年龄,离开父母的浩冰同学怎能不想念他们呢?她也知道,爸爸、妈妈也一定非常想念他们的女儿。然而为了不让在外看病的父母为她担心,李浩冰同学每次与爸爸、妈妈通电话时,总会先问问“爸爸的身体怎么样了?”“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然后再笑着告诉他们自己最近取得的好成绩,比如:英语测试又得了满分,乒乓球打得有进步了,又当大队会的主持人了……然而,电话过后,却是对爸爸、妈妈无尽的思念和满面的泪水,她曾在日记写到:“(3月8日《三八妇女节》)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给陪爸爸去天津看病的妈妈打电话送去了问候,此刻我的眼泪在眼眶边积攒,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放下电话后,我还是忍不住留下了思念的泪水,爸爸、妈妈,我好想念你们,你们何时才能回来啊?”“(3月12日《盼望》)今天晚上,妈妈来电话了,我问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可是妈妈沉默了很久才说五一以后回家。放下电话我沉默许久,心里如同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眼泪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啊!我多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啊!盼望着…盼望着…”“(3月16日《爷爷的生日》)今天是爷爷的生日,姑姑、伯伯他们都回来给爷爷祝寿了,可惜,在天津看病的爸爸、妈妈赶不回来。我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生日蛋糕,还替爸爸和妈妈敬了爷爷一杯酒,爷爷高兴极了!”(4月16日《梦乡》)那风一样的日子哟!眨眼间已经四月份了,爸爸、妈妈该快回来了吧。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放学后,我去打乒乓球,而我却看见爸爸、妈妈在旁边看着我。刹那间,我心花怒放,脸上绽放出可爱的笑容,不知是激动,还是什么,我突然间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如果这就是爱,那我流下的就是幸福的眼泪。我真的不愿醒来,因为,现在我只能在梦中与他们相见。爸爸、妈妈我好想念你们。”九岁的孩子,原本应是一个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孩子,而李浩冰同学从没因为对父母的思念而懈怠学习,反而是更加发奋努力,因为,她知道这是给与病魔抗争的爸爸最好的鼓励与安慰。
当李浩冰同学的爸爸做完治疗回家康复期间,她为了让妈妈有更多的精力照顾爸爸,年仅9岁的她竟然承担了家里洗碗的家务,每天晚上给爸爸倒水泡脚,还跟着妈妈学会了给爸爸做足底按摩,一边做按摩,还一边给爸爸讲笑话。也许这只是一件件小事,但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孩子永远是父母的精神支柱,看到懂事的孩子,浩冰爸爸的病也一天天好转起来。
一个文明少年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以来这都是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且一步步地朝这个目标在前进、在努力。李浩冰同学始终以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发奋读书,全面发展。她以自立自强的精神为生命的辉煌奠基,也希望她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文明少年”。今天她是天真烂漫、自立自强的红领巾,明天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党事迹材料篇5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和学区党支部(总支)的领导下,我能够积极参加每次的政治学习,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十九大”文件精神,学习党章的要求。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平时,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自觉交纳党费,履行党员义务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政治道德素养。做到带头遵纪守法、自尊、自重、自爱、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从言行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生的表率。
为了充实、提高自己,我从不放松自己的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订阅教育教学刊物,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认真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写好教学后记,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一向能够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并主动做好学校的其它事务,就本校而言,我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党员教师工作,兼任班主任,上数学课、科学课、体育课。兼管学校的卫生检查,体育体育器材管理。主动做好学校的配药消毒、门卫安全保卫。虽然工作琐碎、繁忙,但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出色地做好各项工作。
我能够深入班级听课,虚心学习憋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指导年轻教师上好课。对自己所教的班级,能够抓好班风、学风的转变,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做好后进生的转变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注意对“问题”生的耐心教育,尽量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少批评,多鼓励,对于学生的过错,尽量采取无伤痛有效果的教育。这一年多来,在我和搭伴老师的努力下,这个班的后进生完全克服了纪律松散、逃避学习的现象,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端正了学习态度。目前,这个班的班风、学风在校名列前茅。
由于本人的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学年年被评为乡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本人探索学习信息技术,在博客中发表一点拙作。今后,我还要加倍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使自己的工作成绩与日俱进。
党事迹材料篇6
32年,对于人生来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而对廖美娣来说,32年只化作一份坚守——扎根山乡医疗卫生事业。
她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卫生院院长,踏遍了岭洋乡的山山水水,走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里。
至今,抱珠龙村村民李昌文还记得第一次见廖美娣的场景:1.6米清瘦个头,一件棕色格子外套,说话时总带着微笑。“这么个柔弱的姑娘,肯定受不了山乡的艰苦!”李昌文心想。
这并非“空穴来风”。32年来,卫生院人员进进出出,有的分配到卫生院不满一周就选择辞职。
廖美娣不仅没走,还搬进了卫生院宿舍,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
65岁的李玉清每天要吃两种治疗冠心病的药,只能到城里买,但公交车转乘一趟就要3个多小时。“能不能帮我买药?”李玉清试探性地问。“行,我到城里办事时帮你买!”廖美娣爽快答应。就这样,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帮李玉清买药”成了廖美娣额外承揽的“分内事”。
李玉清只是受助村民中的一位。廖美娣的丈夫李小斌说,妻子只要接到进城开会、培训等通知,总会主动询问一些身患慢性病的村民是否需要帮忙买药。
时间一长,李小斌有些心疼:“你这不是多点事情操心吗?”廖美娣笑笑说:“村民出趟门不容易,我多走几步路,他们就轻松点。”
17年前,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廖美娣和家人想送他去城区就读。为了孩子,廖美娣第一次动了离开山乡的念头,鼓起勇气准备和村民们道别。但面对村民们每天的求助来电,和一声声“美娣,你辛苦啊”的问候,她心软了,最后让儿子在岭洋乡中心小学就读。
前几年,因为工作表现,廖美娣得到了去城区工作的机会。从山乡转到城区,很多人梦寐以求。她又一次心动了,她渴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她还是放心不下山乡的百姓。走还是留?廖美娣辗转难眠。
衢江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刘峰对廖美娣的最终选择记忆犹新:“她语气坚定地说:‘我还是留在岭洋吧,这里人都熟悉、有感情。’但我知道,作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群山绵延的岭洋乡,杜鹃花谢了又开,毛竹长了一茬又一茬。廖美娣始终如一,以“小我”成就“大我”——154平方公里、11个行政村,是她最忠实的守望。
党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