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深入的心得体会不仅能展示一个人的强项,还能揭示其在某些领域的不足之处,适合自己的体会肯定是结合自己参加活动的实际情况,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新闻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新闻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新闻的心得体会篇1

新闻战线开始号召广大的采编人员进行"走转改"活动,当时,我正处于工作最忙的时候,每天有连轴转的新闻稿件要写,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态,更谈不上休双休日……坦率地说,当时对于"走转改"活动,虽然称不上有抵触心理,却觉得这活动似乎没有那么紧迫、那么必要。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走基层的采访报道。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在走基层的活动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无关乎采写的报道是否获得奖励和认同,仅仅是自己内心起的变化……

1、走基层,是起点

走基层之前,我一直在想:作为一线的采编人员,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基层吗?我们还需要走基层吗?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开始关注环卫一线工人。以前,我也采访过环卫工人,他们的辛苦,我自认为能够体会--工作累、环境脏、薪水低--但到底多累、多脏、多低,我却是在这次的走基层活动中才真正深刻体会的。

现在,我更愿意说,走基层确实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是一个起点,一场出发,一次行动。这样的形式,让我有机会停下来倾听,不敢说倾听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至少能够还原比较本真的百姓酸甜苦辣。

2、转作风,是洗礼

如果说走基层是起点,转作风更像是一场心理变化,一次心灵洗礼。转作风,听起来不容易,要在思想上、在行动上加以改变,但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哪怕是对自己多问一句,这样做对吗?应该吗?哪怕是做任何事情的,少些浮躁,多些谦逊,少些冲动,多点成熟,一步一步,也许我们的作风,也能在这个过程慢慢地更贴近群众,更贴近真实。

3、改文风,是责任

新闻媒体采访的落脚点是撰写报道,而对于记者而言,报道得出彩,报道得深入人心就成了最重要的使命。转变这种文风,也是在这次"走转改"活动中的收获之一。平实、朴素的语言,其实更难,也更有动人的'力量,更是对追求匠心的一种挑战。

我想,作为新闻媒体的记者,是工匠,透过我们的镜头,透过我们的话筒,透过我们的笔头,将世界传递出去;但更是普通人,用我们的笔触、用我们的语言去描绘我们看到,但观众、听众、读者没有看到的、世界的那一面,生活的那一面。我们不仅仅是在客观的报道,也是在传递温暖和感动,传递人性真善美的那一面,这应当称得上是一种责任,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我们的采访对象,那些在基层默默付出的螺丝钉们致敬。

新闻的心得体会篇2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用48个字精炼地概括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强调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些论述表明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工作,着眼于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魂”和“神”,是对我们新闻舆论工作最好的提纲挈领。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性,与尊重新闻规律并不矛盾。正如所提到的,“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重要的论述,构成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论”,为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

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会垮掉。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挺起精神脊梁。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新闻战线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文者,贯道之器也。”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以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为己任,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没有团结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真实反映我们社会的面貌,反映社会积极向上的本质,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结合在一起,激浊扬清,才能推动改进工作。

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广大新闻工作者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保持政治定力,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向前。

新闻的心得体会篇3

x月24日至26日,总站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新闻舆论骨干培训。此次培训,更多的一线新闻骨干有机会在新闻写作、采编和舆情预防及处置的经验等方面接受了专业的训练。除了新闻写作外,培训内容更涵盖了警营文化活动开展、文学及文艺作品创作等各个方面。多位奋战新闻一线多年的老师们精彩授课,让大家收获良多,感触颇深,也促使自己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讲好移民管理警察故事,提升本领,形成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合力。

体会一:格局

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格局,直接影响其宣传报道的客观性、公平性与公正性。作为讲述和记录移民管理警察点滴故事的.一线报道员,我将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丰富渊博的知识、犀利简洁的文笔、开阔独特的视野、敏锐迅捷的洞察力、善于捕捉的观察力,以及知微见著的细心与耐心。让正在或已经发生的移民管理故事被听众看到、听到、感受到。

体会二:创新

面对融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介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旧有模式与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已迫在眉睫。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是基层报道员必须遵循的规律。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从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首先要有刮骨疗伤的魄力和勇气,在自我革命中寻求创新与突破;其次,要有革故鼎新的决心与毅力,做好创新工作长期性、持久性的准备;最后,要有开疆扩土、海纳百川的胸怀与视野,探索多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体会三:亲为

作为一名一线报道员,走进基层,贴近民警,真正与一线民警同吃同住同劳动,才易于采写到第一手的素材、拍摄最生动的现场、听到最感人的故事,这样的新闻宣传才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以及亲和力。在新形势背景下,我们要与时俱进,学习了解新传媒的产生、传播的特点,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好宣传工作,具备正确的宣传价值导向,才有助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体会四:积累

经验就是积累起来的。写作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探索和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写作,好比一个智库,用哪一种方式对待哪一类文章最好,靠自己的平时的积累和悟性。

要勤写多写,不怕失败,一如既往。写作是一份清苦的差事,需要毅力,需要恒心,需要忍耐。耐得起清苦,耐得住寂寞,按住浮躁,沉下心来,从基础做起,勇于发现新生事物,及时加以宣传报道。

新闻的心得体会篇4

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我作为元氏矿业的一员有幸参加了井矿集团组织的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学习。

此次培训活动由原冀中能源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王学新讲授公文写作,集团公司政工部副部长郝中华讲授新闻摄影拍摄知识,并组织收看了《新闻写作技巧》等光盘,课程安排紧凑,实用性强。培训时间虽短,却使我受益匪浅。

一、扎实基础、积累素材、“真实”文风。

无论公文写作还是新闻写作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层信息的收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详实的各方面资料和信息,我们的写作就会空洞无物,缺乏生命力。为了积累素材,不断充实自己的“信息库”,要多走、多听、多看、多问,加强与上级领导、机关部室、基层职工的沟通与联系,搜集来自横向、纵向的各方面线索、信息。其次,通过总结会议精神、领导讲话、会议发言,努力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及知识,充实自己的写作,使自己的写作具有“真实” 的文风。

二、把握要领,事半功倍。

写作讲求立意准、主题明、选材精、布局当、辞章美。准确领会单位、领导的.写作意图,明确定位,有的放矢;主题旗帜鲜明,高度集中,正确新颖,切合实际;选材精炼,突出重点,彰显亮点,切忌空洞说教;布局恰当,简单明了,思路清晰,统筹兼顾;辞章优美,用心打磨,炼字、炼词、炼句、炼篇,使文章既精炼又优美,抓好这五个环节写作就会事半功倍。

三、提高文学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应用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过分追求文辞华美及文章韵味,但这并不代表应用写作就一味的枯燥乏味、模式固定,要因时因境而异。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文学素养,使写作既体现应用性又适当表现文学性,增添写作色彩。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增强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上下功夫,时刻把眼光放在行业的发展大势上,了解单位年度和中长期发展的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拓宽自己的眼界与思维。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我相信只要我们以上述问题为突破口,持之以恒,写作水平一定会日渐提升。

新闻的心得体会篇5

从事教育宣传事业以来,本人先后六次参加县、市、省新闻写作培训,每次培训,我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所以,每次培训学习我都十分珍惜,听得认真、记得仔细、领会深刻。我深深懂得,每一次机会都来之不易,都凝聚着组织者和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本次培训学习,教育局信息中心安排了领导讲话、专家讲座、经验交流、通讯员互动、结业考试、合影留念,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别开生面,尽管只有三天时间,尽管酷热难当,我仍然感到受益匪浅。因此,培训一结束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写出这篇小文,一是要感谢三天里各位领导专家的谆谆教导和不吝赐教;二是要感谢英山县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充电、打气”的平台;三是要借此机会,与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分享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执着追求、锲而不舍是写好新闻的前提条件。

记得xx副主任讲课时和大家提到自己的新闻写作历程,总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他从新闻的标题、导语、正文、结尾等重点部分着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自己近二十年的新闻写作经历,把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使我们受益匪浅。让人惊叹的是那些标题大气、内容真实、角度新颖、报道深刻的新闻作品无一不是出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雷主任之手;让人敬佩的是他二十年如一日,无论个人位置高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为英山的两个文明建设鼓与呼,从不间断。是啊!好的新闻作品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的,没有积极向上、心怀感恩的宽广胸怀是写不出感人至深亦或令人深思的新闻。篇篇浸透血和汗,字字句句总关情,雷主任正是凭着对新闻的热爱和执着,才写出数以千计的真实、大气、精彩的新闻作品。真的是生活不缺少美和感动,缺少的是发现这些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对生活能以阳光般心态来过好每一天,对待身边每个人,留心身边每件事,我们就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二、多留心、勤采访、细琢磨是写好新闻的最大诀窍。

作为一名老通讯员,三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改变了许多陈旧的观念,提高了对新闻写作的认识。无论是领导、专家们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还是课下的细心指导,对我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忘不了《湖北教育》编辑部肖昌斌主任的旁征博引和生动讲座;忘不了教育局陈琼副局长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忘不了新闻爱好者童署明老师的现身说法;忘不了优秀通讯员佘大山等老师的模范事迹;更忘不了信息中心毕朝晖、黄欢、胡连江等领导对我们通讯员的热情关怀和鼓舞。这一切的一切的无不说明了新闻写作的魅力。是的,生活处处有新闻,细细琢磨出精品。这不仅是从事新闻写作的最大诀窍,更是我们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至理名言: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在提高中出精品。

三、多读书报、关注热点、自我加压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源泉。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虽然掌握了新闻写作的部分知识,但写出好作品,关键要看我们以后的努力。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新闻写作又有了新的认识,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万万不行的,即使偶尔能发一两篇作品,但时间长了思想和知识就会落后,写出的东西没有时代特色,不贴近生活,也就谈不上什么质量,就会被逐步淘汰。写新闻,必须要研究新闻,那就要通过多读书报,多研究报刊,特别是对要投稿的报刊更要下大功夫。过去我写东西有一个毛病,构思不好不动笔,写完了不想改。通过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写东西并不需要完全构思好了再动笔,只要脑子里有一个创意、有一个素材就要马上动笔,这样就会发现,只要一动笔,原先模糊的思路,就会变得清晰,甚至可以变得更开阔;初稿完成后不下功夫修改也是不行的,要逐字逐句的不断的修改,特别是标题,更要反复推敲。可以说改一遍一个样,等什么时候觉得比较满意了再上投,命中率也就会高许多。当然,新闻写作是很辛苦的工作,它需要耗费掉我们很多的业余时间,但当自己的一件件作品变成铅字的时候,当收到哪怕是一元稿费的时候,那种欣喜之情可想而知。本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的新闻写作技巧,更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

各位通讯员朋友,教育局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写作爱好者来说是件大喜事,教育宣传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当前,正赶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春天来临,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歌可颂的模范人物值得弘扬,我们周围有那么多先进经验和优良作风值得推广,是我们自我加压、奋笔疾书的时候了。

新闻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相关文章:

新闻科实习报告优秀6篇

新闻科工作总结精选6篇

新闻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8篇

新闻类实习报告精选6篇

在新闻实习报告最新8篇

在新闻实习报告参考6篇

在新闻实习报告通用7篇

在新闻实习报告推荐7篇

新闻科实习报告8篇

年终新闻工作述职报告8篇

新闻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