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共鸣和交流的文本,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热情和兴趣,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活动的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活动的心得篇1
20xx年4月18日至21日,“临沂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我校举行,此活动历时四天。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29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音乐素质都不同凡响,以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和活泼有趣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认识音乐、熟悉音乐、表现音乐、拓展音乐、创造音乐,使我们在这四天的听课学习中,收获不少,感想颇多。更让我感受到了音乐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是相当不容易。课改后的音乐课已不是当初人们印象中的唱歌课,而是从多个方面进行的“审美”课了,每一节课要讲的有亮点,有新意,都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可以说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这里我们谈谈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和反思:
一.真正实现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如今的音乐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形式与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的表演,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二.独具匠心的个性课堂
本次参赛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很多时候自己也融入了音乐课堂中,以至忘记了记笔记,课堂气氛也感染了所有的听课老师,这都归功于教师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如:小学五年级人音版欣赏课《走近京剧》来自临沂四小。整堂课设计巧妙有趣,教师的教态显得很亲切,基本功扎实,对课堂很有掌控能力,教学设计新颖,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欣赏的同时用京剧的声音师生问好,她打破了传统欣赏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京剧的魅力及美,后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体会京剧人物不同的性格脸谱,和谐、生动。
给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郯城的一位老师的一年级欣赏《铁匠波尔卡》,这位老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在生动、有趣、忙碌的气氛中进行,学生能充分体会音乐中铁匠忙碌、喜悦、快乐的心情。还有来自蒙阴的一位老师讲的《真善美的小世界》,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强,学会歌曲后,通过爵士乐让学生体会:相同的旋律,不同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三.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一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科学与人文的文化底蕴丰厚,那么,她的音乐课堂过程会更流畅,学习效果会更好,学生会更配合,评委和观摩老师也会更信服。实践证明:舞姿婀娜、歌声优美、键盘熟练,把这些融入到课堂中,才会得到评委老师的认可,学生的喜爱。
我们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中始终要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挚爱,用我们对音乐的挚爱来牵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唱歌的魅力,体会到音乐的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平时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基本功进一步提高,并加强各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突出音乐课的特点,相信有了我们各位同行的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上得更加有声有色,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音乐活动的心得篇2
一、 以兴趣激发参与
我从事的是音乐教学,我认为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不需要把______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思想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何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观点和我所从事的小学音乐教学学科,设计了以下三个观点来阐述:
1、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想象。
音乐是抽象的,每个人听同一首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讲述得太多或对意境描绘得太具体,既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又阻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但是老师如果不加引导,一味让学生体会,学生也很有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老师的牵引,使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正确领会音乐内容,如在欣赏乐曲《梦幻曲》时,让学生随着音乐展开联想,教师轻声启发:“夜,静悄悄的,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一位美丽的仙女出现在我的面前,她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飞向遥远的夜空”同学们在乐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身临其境,优美的旋律把孩子们带到轻柔飘渺的梦境中去了。
2、现代化多____技术,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现代化多____技术创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上音乐课时,我使用现代化多____技术____,通过“音画结合”的形式,有机地把音乐与图画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______,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新鲜感,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时,我首先利用幻灯幕显示出:“节日的晚上,大家围坐在红彤彤的火堆旁,一起跳舞唱歌的欢乐场面。”与此同时,播放活泼欢快的歌曲 ——《快乐的节日》萦绕整个教室,学生感受到节日那种欢快的气氛,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该掌握的知识,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多____技术,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音乐游戏、舞蹈,激发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的形式是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助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儿童爱玩、爱动这一天性,运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如在歌曲《小麻雀》这首歌曲教学中,由于面对的学生都是低年级的,年龄较小,我运用设置情景,曲后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学习歌曲,感受音乐,发挥其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设置情景,让小朋友带上头饰,____发挥想象力,表演小麻雀、小花猫的走路动作,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小麻雀、小花猫有礼貌的一面。表演结束后再问:“我们该学习小麻雀、小花猫的什么品质?”学生很快就能悟出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
学生在________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游戏、歌表演、乐器等教学____,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
二、培养兴趣,以引导调动参与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如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反复练习直到“学会”。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会,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气氛很不活跃,甚至没有兴趣,而这本《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是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我可以试着去改变策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及时评价,肯定参与
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____。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生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应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态度的评价,教学中教师应用心观察学生参与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表扬态度认真的学生和小组并奖励──小红花,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激励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个别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的在以后的活动中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全体学生提高参与水__的目的。二是参与效果的评价,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教学,对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教师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但对参与效果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让所有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次在玩音乐游戏“寻宝”时,我们刚讲解完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他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们像发现宝贝似的请他____“寻宝”。游戏开始了我们手里捏着一把汗,睁大眼睛看着他,没想到他是那样自如、敏捷,随着学生拍击节奏强弱的变化调整方向,节奏声强,他大步向着目标前进,节奏声弱,他立刻调整方向最后成功地找到了“宝物”,他甜美地笑了,我们激动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赞许地说:“你真了不起,真是个出色的寻宝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此以后,这名学生变了,上课专心了,发言积极了,音乐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上次参与的快乐,正是下次参与的动力,如此循序渐进,会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答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教学思想,提升了教学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意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运用在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读了这本期刊,让我感触很深,留给我思考的也很多。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音乐活动的心得篇3
20xx年的9月,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砂子塘天华寄宿学校的新教师,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天华,一座美丽的校园。转眼已经开学一周,面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同时在方法上也缺少经验,所幸的是,校领导安排了多次的培训,使我们面对这陌生的校园多了一份亲切。
20xx年9月8日,在音乐组组长陈善冰老师的精心安排、音乐组组长杨芝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音乐组的教研活动。此次培训主要是由几位组内优秀且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我们教学经验的指导。这更是让我们不安的心得到了安抚。看着各位老师滔滔不绝又毫无保留的向我们叙述着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细心的聆听着每一位老师的讲话,也记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回想起这一次的教研活动,自我感觉收获颇大。杨芝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对于常规教学的经验,她告诉我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匆匆的完成教学计划重要”。是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日后学习与生活的明灯,唯有培养了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助于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啊!杨老师细致的谈到了管理学生的路队、坐姿、课本摆放的经验这些细节正是形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并不易,吸取了这些经验,我豁然开朗。音乐课以歌唱教学为主,胡蓉老师的歌唱教学经验分年级,以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向我们介绍了她多年的经验。音乐教学很容易走入专业化的误区,忽略孩子阶段性的特点,低年级的孩子应该以兴趣为主,注重趣味性,多结合游戏、律动来教学,而中高年级的孩子则不同,胡老师告诉我们两个关键字:“实”与“美”。实,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要扎实,培养学生识读曲谱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情感出发处理演唱的作品;美,训练学生学会倾听音乐欣赏音乐的美,并且懂得用轻声高位的发声方法唱出动听的声音。除了歌唱教学,音乐听赏也是音乐教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王玮老师接着向我们介绍了听赏教学的经验。一二年级孩子主要培养随音乐节奏律动,三四年级的`孩子则锻炼他们体会音乐的情绪与速度,五六年级则要培养孩子分析音乐表达内容,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王老师还提醒我们要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她向我们介绍了可情境创建的方式,将音乐课堂化身为高雅的音乐厅,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又或是运用自身良好的聆听状态引导并影响学生,言传身教。
看着几位老师倾囊相授的神情,我肃然起敬。初来乍到的我开始思考,除了从这些老师身上吸取这些教学法,更应该是学习他们对于教育的态度。初出茅庐的我应该拼命汲取营养,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向各位老师请教,并且把握机会,把每一项任务认真完成,不管困难多大,做事一样务实求真,坚信“方法永远比困难多”。
作为一名新教师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教育者这支庞大的队伍。在教育路上,难免有一些风风雨雨,但无论路途有多么的艰辛,我都要勇往直前,踏踏实实地工作,自信地表现自我,虚心地请教,不断在风雨中历练,磨砺个人的精神意志,做到爱岗敬业,努力成为一名“精彩的砂子塘人”。
音乐活动的心得篇4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一、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音乐律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同时利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
我们班把一日活动中渗透律动音乐,诱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如餐后散步,或进餐前、集中教学前等时间来播放或弹 奏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一些优美的律动。久而久之,幼儿倾听兴趣慢慢地提高,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爱音乐、体会音乐,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音乐、歌曲,他们都会手舞足蹈,自得其乐。
二、运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律动
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 接 触 各种 音 乐作 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就越 会逐 步 懂得爱、温柔、同情、自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
在律动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班采用多种音乐律动教学形式,通过欣赏、舞蹈、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情感入手,提高审美理解力
幼儿对艺术的喜爱都是从情感出发的,他们对艺术活动表现出的兴趣都是浅层次的,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而且很容易转移、波动。所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积累、想象都不尽相同,在选择乐曲时,应考虑到是易于幼儿理解的,且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音乐。
或表现宁静、安详的摇篮曲;或表现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行曲;或欢快、活泼的舞曲等,以启发幼儿相应的情绪、联想和创造。如:用一段以跳音为主的乐曲,请幼儿表演,幼儿能很快感受到音乐活泼、跳跃的特点,表现出小兔、青蛙、袋鼠等动物跳跃的形态。
又如:在一段轻柔优美的音乐中小朋友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表现蝴蝶飞舞、小鱼戏水、树叶柳枝随风摆动,孩子们会随着音乐而打开记忆的窗户,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倾听、感受、体验音乐的同时,促进幼儿丰富联想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从而培养陶冶了幼 儿的美感和个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理解力。
如果你对奥尔夫音乐指导师报考学习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
了解更多
音乐活动的心得篇5
本次培训通过现场活动观摩和理论讲解两种形式进行。做幼教这个行业的我们都知道,也都会经常在教学中学习,传讲过老师的教学。这次,能够在现场聆听、观摩、参与、互动,这的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学习到很多。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能够让孩子在艺术的殿堂里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能够让他们从音乐中净化他们幼小的'心灵,同时为自身修养带去更多美的享受,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所要坚持和追求的。
在这次教研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律动,由浅至深,由易到难,有单到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但可以参与观摩,还可以到现场与老师进行互动,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对律动教学的兴趣,也加深我们对律动的认识。
音乐教学最让我们困惑的,就是如何将游戏渗透在音乐课中,如何让孩子们从一节简单的音乐课中体验由游戏带来的快乐。为此也专门作了解答。音乐课,要求孩子们的常规是非常严格的,决不允许有任何的违反规则还可以再进行游戏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有很强的规则意识才行。有了常规,才可以进行音乐课的第二步——渗透游戏教学。比如:我们在小班就可以把一小段简短的音乐划分为很多个八拍,教会孩子1—2个简单的动作,像拍手拍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对音乐节奏感的更深的认识,我们可以缩短拍子,在原有基础上把动作做得快一些。那么到了中、大班,就完全可以通过缩短时值,再加入动作来进行音乐教学。当然,音乐教学中,除了单一的自己尝试,还可以渗透2人、3人、或者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等。这就要求常规意识更加稳固才可以进行。
总之,在这次学习中,幽默、生动、激情的讲演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幼儿教师都为之振奋,收获颇丰。不仅为我们今后在音乐教学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通过音乐,让我们的身心都愉悦起来。从而,使我更加热爱音乐了。
音乐活动的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