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教案精选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撰写教案,教师能够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集体合作的教案,学生能够在互动中学习,增强合作意识,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范文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范文教案精选5篇

范文教案篇1

一、:感恩有你—高一(9)班感恩同学班会

二、班会目的:让同学们理解朋友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同学,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班会过程设计:

(1) 主持人播放《朋友》这首歌,讲述朋友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和友

(2) 播放视频《珍藏瞬间—9班一起走过的点滴》,回顾半个学期以来大家在一起拼搏、奋斗的日子,感受到班级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彼此鼓励、珍惜,我们将永远战斗在一起。

(3) 主持人发便利贴,让学生们把同学之间感人的事迹写在上面,并对自己最好的朋友说声:谢谢!。最后把它们贴在“感谢有你”的墙报上。

(4) 主持人对班会进行,希学会感恩,珍惜友谊。

四、学生意见反馈:

班会以《朋友》这首歌开始,伴随着这感人的旋律,班主任给我们讲述了朋友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真正的朋友和友谊。接着他又播放了《北京东路的日子》的mv,看完mv,他讲了一段我们难以忘怀的话“高中三年会很苦、很累,但我们会收获很多很多,其中友谊就是我们收获的一枚闪亮的贝壳,我们应该学会感受友情和感恩友情。生活中,失落的时候,朋友的鼓励;彷徨时,朋友的支持;成功时,朋友的祝福。朋友总在我们我们身边,为我们付出点点滴滴,让我们珍惜这份缘分,珍惜我们的友情!”说完这番话后,同学们回忆身边同学情谊的点点滴滴,让后我们写下身边感动的瞬间,大家将最感动的瞬间写入字片,写出对友谊的感谢。是这堂班会课,让我们懂得我们一直沐浴在友爱的光辉之下。

五、:通过这次班会,学生们理解到朋友友谊的珍贵,并分辨真正的朋友,懂得感恩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一起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范文教案篇2

时间

课型

一课时

内容

1、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希望风帆》(1-4)节;2、游戏:守卫红旗;

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进一步的巩固广播操的练习,对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2、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动作迅速能力和奔跑能力。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

2、小型徒手操;

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四列横队,体操队型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队列的要求。

3、师生一同练习。

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1

1

2

1

10

一、第八套广播体操(1-4)节;

第一节,伸展运动;

第二节,扩胸运动;

第三节、踢腿运动;

第四节,体侧运动;

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和方法。

2、教师做完整的正确的示范。

3、教师个别指导。

4、找好学生做表演。

1、学生认真听动作要领和方法

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3-4

18

范文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尝试将不同材料放入瓶口不同、大小不同的瓶子中,并倒出来。

2、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瓶口不同、大小不同的.瓶子,盒子,玩具小锅,小碗等容器。

2、豆子、小雪花片、无毒泡沫块、木珠、大小不同的纸球等。

3、大小不同、深浅不同的木勺子、塑料勺子、不锈钢勺子。

【活动过程】

1、引导宝宝自由玩一玩。

宝宝自由选择不同的瓶子。可以将一种材料舀(放)入不同的瓶子中;也可以将一种材料舀(放)入容器后,再倒出来;还可以随意地把材料从一个容器取出装入另一容器中。

提醒宝宝不能吃游戏材料。

2、指导宝宝把材料倒回原处。

宝宝将自己瓶子里的材料都倒回相应的容器中。

活动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跟感兴趣,教师示范完请幼儿倒,但是多数幼儿会把东西倒洒,手忙脚乱。教师引导后,幼儿基本能小心、认真的倒。特别是倒豆子在小瓶里的时候,幼儿倒完很高兴。

范文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感恩节的来历。

2、通过活动,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促进亲子关系。

3、通过活动,也让家长感受感恩的重要性,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幼儿的感恩。

4、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

与感恩节的节日氛围相适应,可以准备一些感恩的话语,图片、事例讲解等。

2、材料准备:

感恩卡片,许愿箱,音响,话筒,投影、丝带等。

三、活动形式

在幼儿园由老师、全体家长、幼儿共同参加

四、活动过程

(略)

五、活动时间:

小班活动时间:11月日下午4:30开始

中班活动时间:11月日下午4:30开始

大班活动时间:11月日下午4:30开始

六、活动延伸

1、父母与孩子回家后一起探望老人,说出对父母感恩的话。

2、幼儿园展开为期一月的感恩活动,每天家长来接送孩子时,要求孩子跟爸爸妈妈说声我爱你!

3、鼓励让孩子跟周围的人学会感恩,大胆说出“谢谢”!

范文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在游戏中,感受声音的大小。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大鼓和小鼓图片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绿豆若干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四)、活动延伸出示两个瓶子,提出: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范文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收获作文范文精选7篇

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精选7篇

初一英语教案范文6篇

实习会计报告范文精选8篇

话中秋作文范文精选7篇

管仓库年终总结范文精选6篇

酒店年终总结范文精选6篇

学生会年终总结范文精选7篇

年终总结书范文精选7篇

服装年终总结及范文精选8篇

范文教案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