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需要结合课程标准,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案,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亲社会活动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亲社会活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的六个传统节日,了解这几个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主要风俗。
2、初步了解这些节日和农历有关。
3、感受传统节日所带来的节日气氛与快乐,进一步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节日所带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活动准备:
课件、小贴纸
学生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课:
1、播放20xx春晚视频:邓鸣贺《小孩你别馋》。
2、邓鸣贺在儿歌说到了很多节日,这写节日啊,是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节日,我们把它们称为传统节日。比如说??(课件点出六个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传统节日》。
二、了解传统节日
1、春节(这里面的两个视频在品德与生活的文件里。)
同学们,在一年里我们最期待的节日就是春节了,春节又叫做过年,那什么就是年呢?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下面请欣赏《年的来历》动画。
提出两个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年”的来历。(古时候年是一头吃人的怪兽,人们为了把它赶走,就在这一天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放鞭炮,一直这样传了下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过年”。)
(2)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我们现在是怎样过年的,都有哪些习俗?(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敲锣打鼓、扭秧歌、穿新衣服、给压岁钱、拜年)
(3)看视频,看看全国各地的人们是怎么国春节。
2、元宵节
元宵节又是怎么过的呢?
(1)点击课件:(展示吃汤圆、舞龙灯、观花灯的图片。)
3、清明节
点击课件:出示清明视频
点击课件: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图片:祭祖、吃清明果、踏青)
4、端午节
点击课件:出示端午视频
点击课件: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图片: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菖蒲)
5、中秋节
点击课件:出示中秋视频
点击课件: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图片:吃月饼、赏月、嫦娥奔月。)
6、重阳节
点击课件:出示重阳节视频
点击课件:关于重阳节,你又了解了什么?(图片:登高、赏菊、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它又名老人节。
四、闯关活动
1、看图片,猜节日。
点击课件,背景音乐响起。
同学们,现在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你能说出下面这幅图和哪个节日有关,并说出你的理由?
公布比赛结果:我们今天小贴纸获得最多的小组是:大家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五、火眼金睛认农历。
1、那你们知道今年的春节是哪一天吗?请你用孙悟空的火眼晶晶找一找。(点击课件出示2月份日历,学生找一找)认识了公历和农历,(公历俗称新历,农历俗称旧历)。
2、那么其他几个传统节,又在20xx年的那一天呢?点击课件依次展开。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的六个节日,它们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我们了解了它们的习俗。说起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仅只有这六个个,还有很多呢,课后同学们可以用其他方法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
亲社会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旋律的优美,并学唱歌曲a段。
2、大胆尝试模仿歌曲中的对白部分,感受并表现和妈妈在一起的温馨情感。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每个幼儿一个玩具娃娃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歌曲有一个宝宝对妈妈在说话,你们想听吗?
2、欣赏歌曲《我爱妈咪》a段。
宝宝对妈妈说什么话了?
3、学唱歌曲a段。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数遍。
(2)完整演唱,在休止符处加入动作,如“亲亲”、“抱抱”、“拍拍”。
(3)动作表现。a段中休止符处飞吻两下。
4、欣赏b段
(1)在音乐声中,教师扮演妈妈,一个一个温柔地拥抱幼儿说:“宝宝,妈妈爱你。”
(2)鼓励幼儿回应“妈妈”,说说:“妈妈,我也爱你。”“妈妈,我喜欢你。”等等。
5、欣赏歌曲并表演。
幼儿抱着布娃娃听录音学唱,并和教师一起进行情境表演。
参加人员:
全体小班幼儿及其妈妈
场地安排:
1、西首跑道2、幼儿及其妈妈沿场地四周围坐,女孩子前排,男孩子后排,幼儿坐妈妈腿上。
音乐:王琼、贝婷婷
摄像:吴宗晖、各班负责
场景布置:管灵芝、郑巧巧
活动流程:
一、播放音乐入场。
二、集体对妈妈说节日快乐,
三、我给妈妈化妆(音乐)
1、每班十对母女一组,即每轮五十对母女,共进行两轮。
2、女孩子给妈妈涂好口红后,妈妈在宝贝的脸上亲一下,留下爱的印记。
四、我给妈妈扣纽扣(音乐)
1、每班十对母子一组,即每轮五十对母子,共进行两轮。
2、男孩子给妈妈扣纽扣,扣完相互抱一抱
五、我给妈妈擦皮鞋(音乐)
1、在周活动中教师事先引导幼儿学习擦皮鞋。
2、活动现场预留三分钟,教师分好鞋油,妈妈自己涂在鞋面上。
3、幼儿给妈妈擦皮鞋。
六、合唱《妈妈我要亲亲你》
七、我和妈妈分享水果1、活动现场预留五分钟,让幼儿将手擦干净,教师将水果分到妈妈手中,幼儿一一拿过水果,剥好给妈妈品尝,并和妈妈一起分享。
八、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在活动过程中,我觉得幼儿的接收效果还是很好的,一说到自己的妈妈幼儿表现很活跃也很积极,能够跟随教师的提问,积极回答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幼儿反映情况,可以看出幼儿反应敏捷,学习效果明显。
3、稍感遗憾的是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上有些欠缺,我的双语水平有待提高。
4、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把我的双语运用的更深入一些,帮助少数民族幼儿进一步理解这节活动的主要思想。
亲社会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不同的门票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祖国的热爱之情。
2、观察了解门票的意义、结构、种类等。
3、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门票的展板、课件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门票,对门票产生兴趣,了解门票的意义及作用。
1、谈话导入,请幼儿观察展板上的门票。
2、找出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票,并讨论这是什么票,上面有什么?
3、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票?你怎么知道的?门票有什么用?
4、教师总结门票的具体含义。
二、仔细观察课件中的门票,发现门票上的信息,了解各种信息的作用。
1、仔细观察门票,发现门票上的文字、图片、号码、副券等信息并了解其作用。
2、观察的门票正面、背面,进一步了解门票上的信息。
3、教师总结门票的结构及内容。
三、观看课件中同一景区的不同门票,比较门票的不同,欣赏不同材质的门票,了解门票的发展。
1、仔细观察不同的门票,找出不同。
2、仔细观察塑料门票,说说门票的材质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设想用什么能做出既美观又不易损坏的门票?
教师介绍磁卡门票。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门票并说明原因。
四、请幼儿观看课件欣赏不同场所不同种类的门票。
1、欣赏不同场所的门票,了解门票的使用范围。
2、欣赏不同种类的门票:嵌币门票、异型门票、多功能门票。
五、延伸活动今天咱们看了许多不同地方、不同种类的门票,在门票上都印有这个地方最美的风景,这些都是哪个国家的风景?(中国)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咱们国家的风景?我们应该怎样做?
活动反思:
兴趣与情感是思维最大的驱动力。在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这么小的刷子是做什么用的?……等有趣的问题进行探索交流,从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围绕“刷子”这一话题进行尝试探索,较好地贯彻了新《纲要》的指导思想。
亲社会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观看ppt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ppt、幼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裤子等。
3、记录表、一些简单的技能标志图:如扫把代表自己会扫地、衣服表示自己会穿衣了、话筒表示自己会唱歌了、图书表示自己会安静地看书了、铃鼓表示自己会跳舞或打击乐了……
活动过程:
一、通过ppt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ppt,让孩子们知道从妈妈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上慢慢长大慢慢学会了很多本领,来激发幼儿知道自己长大后的变化。
2、(出示ppt)幼儿参观孩子们带来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裤子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样来试穿,看看结果会是什么样的'?然后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
3、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
4、请小朋友互相讨论自己长大后的变化,然后用标志图来表示自己长大后学会了哪些本领,贴到记录表上。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会唱歌、画画等方面谈谈)。
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会穿衣吃饭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二、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①请幼儿朗诵儿歌。
②请幼儿上来拼图。
③展览幼儿的绘画作品(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
④椅子操的表演。
⑤打击乐表演。
⑥将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⑦进行叠被子、系鞋带比赛,通过竞赛形式看到别人的优点。
⑧关心同伴,通过录像形式表现出来。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三、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①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加体育活动、画画等方面还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②鼓励幼儿今后继续努力,争取不断的进步,特别是在关心他人尊敬长辈这方面。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的时候,有儿显现的很兴奋,与老师配合的也很好,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一个延伸活动,就是进行一个“过家家”的游戏,我想这节课会更出彩的。所以,如果在有类似活动,我认为加进去角色游戏会更好。
亲社会活动教案篇5
一、活动:
母爱无僵,我爱我亲爱的母亲,衷心地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二、活动目的:
利用母亲节进行一次亲子沟通活动,让孩子们明白母亲的辛苦,让孩子学会感恩,让爱不断的流传下去!
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三、活动时间:
xx年5月6日(周五)上午9:3011:00
四、准备时间:
xx年4月12日5月5日
四、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全体幼儿和母亲
六、准备阶段:
1、从4月12日开始,各班老师开始教小朋友唱《小乌鸦爱妈妈》《鲁冰花》《妈妈我要亲亲你》《我爱妈妈的眼睛》《泥娃娃》《捉泥鳅》等歌,大班老师可以教小朋友读古诗,如《游子吟》、《岁末到家》。老师可以把教师稍微打扮。
2、父母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母爱的故事,带孩子看一些亲情片,如《浅蓝深蓝》《妈妈再爱我一次》《母女情深》。
3、孩子在家学会帮父母做一些可以做的家务事。
七、活动过程:
1、开始阶段:请母亲们坐一排,孩子为妈妈献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我的好妈妈》、《鲁冰花》等。然后母亲与孩子拥抱、起舞。5分钟(在歌曲中进行)(大班可以选一名优秀的孩子朗颂诗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
2、亲子活动时刻:a游戏:
(1)“我与妈妈心有灵犀”
游戏玩法:妈妈和孩子一起进行。在一定的间隔距离中,每组抛完10个小橡胶球。比谁接到的球多。必须由妈妈抛,小孩接球。只听预备开始时,孩子们双手托住篮子,接住球最多的家庭胜利。
(2)“独木桥上的爱”
游戏玩法:在地上放一块越一尺宽,2米长的木板,妈妈和孩子面对面走到各自的对面,但途中脚不能触地,用时最少的可以得到奖励。
b亲子合作时刻宝贝和妈妈一起东手做贺卡,做玩后评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孩子手持做好的卡片献给妈妈,大声的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c真爱无限:
在《同一首歌》的音乐声中,孩子给母亲送上鲜花,让孩子说出与父母在一起时自己最开心的事,并邀请家长代表发言,让他们与孩子在一起时说出自己最幸福的事,并提出一些自己对于教学方面的意见。
八、活动结束
各班老师负责卫生的打扫,并抽时间一起讨论这次活动的闪亮与不足之处,为以后活动的展开做好准备。
九、道具准备:
奖励物品(如小玩具,食物)彩带气球小橡胶球小篮子剪刀卡片彩笔鲜花多媒体设备
十、经费预算:(略)
亲社会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2.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微笑所带来的快乐。重点: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难点: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小熊手偶、镜子、人手一份制作微笑卡片的材料、音乐
经验准备: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各种情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孤独的小熊和快乐的小熊图片,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受孤独的情绪。
1.幼儿观察两只小熊,说出它们不同的表情。
2.通过对比,感受小熊没有朋友的孤独的情绪。
二、播放课件,幼儿分段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熊从孤独到快乐的情绪。
1.幼儿观看课件,教师讲故事的前半段提问:为什么小猪和小猴不和小熊玩?没有朋友的小熊它有什么感受?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也感到孤独?我们帮帮小熊,它怎样做就会交到朋友了?为什么?
鼓励幼儿来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小熊找到朋友。结合自己的生活中找朋友的方法,与小熊产生互动,将幼儿想出的好方法告诉小熊,引导幼儿发现“微笑”的交往作用。
2.幼儿观看课件,教师讲故事的后半段
提问:看到会笑的`小熊,小猪和小猴怎样做了?为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喜欢的不是小熊圆圆的鼻头,也不是小熊红色的领结,小动物们最喜欢的是小熊的微笑。
三、通过照镜子、和同伴舞蹈,感受快乐的情绪。
1.幼儿一起照镜子,感受自己的微笑和同伴的微笑。
2.播放歌曲,幼儿和同伴一起快乐的舞蹈,感受微笑所带来的快乐。
教师小结:小朋友笑的时候真漂亮!微笑不仅能使别人喜欢我们,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呢!如果经常微笑,我们就很少生病,而且越长越漂亮!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四、播放课件,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微笑,进一步发现“微笑”的作用。
提问:这是谁?她在哪里微笑?你看到她的微笑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原来微笑不仅能让我们交到好朋友,它还能让我们不害怕、大口吃饭呢,微笑的作用可真大!
五、师幼一起传播微笑,制作微笑卡片。
六、延伸活动:将微笑卡片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交到更多的朋友。
亲社会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合理的分析、推理故事情节,并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讲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心情预报》。
2、懂得要让自己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3、能通过绘画描述自己的心情,并能在系提前大胆讲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用硬纸做的电视机外框一个,话筒一个,猴子头饰一个、狮子生病的背景图一个,小动物图片及反映小动物心情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题。
1、你们听过天气预报吗?电视里是怎么预报的?(请2-3名幼儿播报天气预报)
2、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呢,你们有没有听过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吧,幼儿教案《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心情预报》》。
讲述故事第一段。(教师走到电视机框后面,带上头饰播报心情预报,)
二、分析推理故事。
1、刚才我们听了心情预报,今天狮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2、雨天是指狮子的心情怎么样?(幼儿自由讲述,最后教师小结)
3、为什么狮子的心情是雨天?可能因为什么事?(幼儿大胆猜测)
4、到底是什么事呢?(出示狮子生病躺在床上的图片)
5、原来狮子生病了,生病时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发言)
6、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狮子的心情预报后,会怎么做呢?
7、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8、现在狮子的心情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9、讲述故事第二、三、四段。
三、情感。
1、心情预报太好了,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当回主持人,请你来播报心情预报。
2、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心情图,讲解播报要点,请幼儿手拿话筒,站在电视机框后播报。
3、师:刚才我们听了小动物的心情预报,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亲社会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肤色的人,知道自己是黄种人。
2.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欣赏自己的与众不同。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不同肤色的人。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特别的图片,一起来看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图上画着谁?这些小朋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服装、肤色、头发等特征)
(2)教师介绍不同的人种
教师:在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的人,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不同的人种,长得不一样,比如肤色,眼睛,头发等,而且生活习惯也不一样。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是哪种肤色的人吗?
2.引导幼儿讨论并观察自己,了解自己。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与同伴
教师:我们能从人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一眼看出不同的人种,我们中国人都是黄种人,黄种人都一样吗?
提问:互相看看,我们长得一样吗?能不能区分?为什么也能区分开来呢?
(同样的人种,每个人也是都不一样)
说说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
教师:谁能说一说你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眼中小朋友的差异。
教师:你是怎样区分小朋友的呢?
(从五官、身形等方面进行引导观察。)
3.玩游戏「猜猜我的朋友」。
玩法:请幼儿站到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好朋友的特點,其他小朋友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说对了,这个幼儿就和他握握手以资鼓励。
4.延伸活动:画自己。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画一画,根据中班孩子们好奇的特点,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去看,接着进行讨论,我只充当了幼儿的支持者引导着,努力做到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足之处是在幼儿讨论环节,有些幼儿没有积极参与讨论,我应该进行一些即时的指导。
亲社会活动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