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教案是教师规划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的重要工具,体现教师的引导能力,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做纸浆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纸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对纸浆画的兴趣。
2、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纸浆、水管、镊子、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水管,师:这个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
2、水管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二、观察水管,对形状、外形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水管。
三、出示纸浆。
师:小朋友请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个是什么?(纸浆)
纸浆用来做什么的?(做纸浆画的)
四、介绍水管画
1、出示水管画,看看这个是什么上面有什么?(刚刚的水管、有纸浆)
2、做好的水管画怎么样?(很漂亮)
3、你们像不像来做下我们的水管画。
五、幼儿操作进行水管画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教导幼儿制作时的一些制作方法。
六、作品展示
将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供幼儿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的纸浆课题为“水管纸浆画”,抛开平时的将纸浆直接制作在平面上,这次我们采用将纸浆立体化,使用我们常看见的水管作为底,通过幼儿的创造想象将纸浆展示在我们的水管上,纸浆画是我园的特色美术,在制作是幼儿也非常喜欢,对纸浆画的热爱程度也很高,作为我班,水墨画是我们的主要特色之一,与纸浆画相互交替相互学习,幼儿从中体验乐趣从中学习特色美术从中提高自己的美感。立体化的制作和平板制作区别在于平板制作是简单,立体需要幼儿竖直制作,也增大了制作是的难度,但大班幼儿协调操作比较好,难度也比较低。制作出来的成品的美感也很高。
做纸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对探究叶脉感兴趣。
2、培养观察能力。
3、尝试对叶子进行分类、计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放大镜若干、每人一个橡皮泥、叶子标本若干。
2、叶脉标志6个;书本标志6个(上面画有不同的叶脉标志)。
3、事先检查幼儿园西侧花园及附近小花园的安全性。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小朋友,你认为叶脉象什么呢?所有叶子的叶脉长得一样吗?
小朋友认真地观察,记录所发现的叶脉。提醒幼儿注意保护叶子。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二、自由探索:叶脉真有趣。
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叶脉;比较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察。
三、集中交流:不同的叶脉。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一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
2、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四、游戏:小树叶找朋友。
幼儿自选一片叶子标本,观察它的叶脉类型,进行分类游戏。
师:今天,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游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赶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充对叶脉种类的认识。
五、自然结束:幼儿随着风阿姨飘到活动室做新的游戏。
做纸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纸浆画的兴趣。
2、初步掌握纸浆画的制作过程。
3、体验活动的乐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
初步掌握纸浆画的制作过程
活动难点:
制作纸浆画的技巧与把握细节。
活动准备:
已构好图的卡纸、颜料、胶水、镊子、牙签、范画。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引起兴趣
(1) 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画的特点与其它画的不同之处。
(2) 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纸浆画。
2、探究纸浆画的做法
(1) 引导幼儿观察桌上准备好的工具,让幼儿自主讨论,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纸浆的做法:
1、先把卫生纸放入容器里倒入水,将纸泡成泥状,用时将多余的水挤掉。
2、在纸浆里倒入乳胶和颜料调制。让幼儿尝试调制纸浆,教师帮忙总结调浆的方法。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 用镊子把彩色纸浆泥夹到画好的轮廓里,右手镊子尖左手用牙签把纸浆泥摊开并扎均匀。
(2)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1、粘贴过程中纸浆不要太多、太厚。纸浆要覆盖整个画面。
2、粘贴的过程中不要把纸浆表面压平,要用镊子和牙签扎出纸浆的特殊肌理的效果。
3、粘贴过程中各种颜色的衔接一定要严实,是各色纸浆相互形成一个整体。
4、粘贴过程中各色纸浆容易混色,所以每做完一种颜色一定要擦干净工具。
5、展示作品,幼儿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相互给予评价,以激励幼儿一步深入学习。
做纸浆教案篇4
活动内容: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纸浆画》
设计意图:
作画的材料有很多,我们幼儿园平时用得也较丰富,《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生活是最贴近幼儿的,怎么样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新的用于课堂,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的活动,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纸的故事》这一主题中,孩子们了解了纸的制作过程并尝试“制作”纸,这个过程孩子们非常开心,并且都对制作过程很感兴趣,且有进一步探索、创作的欲望。于是我们提供了报纸让孩子来制作纸浆,但却发现报纸色彩比较灰暗,制作出的纸浆缺乏美感,无法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于是我想到使用卫生纸,雪白的卫生纸通过撕碎、加水捣烂、添加颜料后,变成了色彩鲜艳的纸浆,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了纸浆,提升了他们的创作激情。
活动目标:
1.用纸浆填色创作,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2.学习纸浆画的制作方法及工具材料的正确使用,体验新的作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幅、事先请幼儿在盘子上画好底稿(人手一个)。
2.课前调好纸浆、镊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 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张很特别的画!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2、看看它的材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出示范画,讨论制作方法
1.请你看一看,老师是用什么在纸上画的'?
2.你还记得纸浆是怎么做的吗?(幼儿回忆纸浆制作过程)。
3.你们用它画过画吗?
4.今天我们要用卫生纸做的纸浆来画画!
三、学习粘贴方法,进行粘贴
1、这是我们昨天一起调好的纸浆,接下来就要把它粘在我们已经画好的底稿上了。
2、请你想一想画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幼儿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
1、取纸浆的时候一定要用镊子夹,不能用手取。
2、夹的时候注意不要弄脏桌子、画面和你自己的衣服
3、粘贴纸浆时不能过厚,可以用手指调整一下画面
4、先贴一种颜色,贴完了再换颜色,要粘满一些,尽量不留缝隙
5、注意颜色的搭配,粘贴好了不能马上拿起来,要等它干一干
四、幼儿粘贴,教师巡回指导。
把完成的作品拿到外面晾干。
做纸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看看,比较黄豆、赤豆、绿豆,并说说其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豆罐(黄豆、赤豆或绿豆)。
2、相对应的豆制品及照片。
3、豆宝宝介绍自己的豆制品的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1)幼儿摇摇、听听、猜猜豆宝宝。
师:“今天,我们这里有很多的豆宝宝,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玩吗?”
幼齐:愿意。
师:“那好,我们轻轻把小椅子下面的豆罐罐拿起来,请你轻轻地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宝宝?”(幼儿自由交流)
(2)幼儿打开罐子,看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种豆宝宝?
幼a:黄豆。
幼b:红豆。
幼c:我的是绿豆。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摇摇、听听、猜猜,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引入了活动中,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2、自由探索。
(1)听听、看看、说说三种豆宝宝的不同。
师:“老师这边也有三个豆罐子,我来摇一摇,你们听听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幼齐:不一样。
师:“为什么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
幼a:因为里面装得豆豆不一样。
幼b:有的豆豆小,有的豆豆大。
幼c:因为有的是绿豆,有的是赤豆。
幼儿自由取出一粒豆宝宝,看看长得怎么样的?和旁边的小朋友的比比,看看是不是一样的?
师:“看看你的豆豆是长得怎么样的?和你好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啊?”
幼a:我的豆豆是红色的。
幼b:我的是绿色的,是绿豆。
幼c:我的是黄豆,比多多的绿豆大。
幼d:我的.和米沂的也不一样的,我的是红色的,她的是黄色的。
(评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自由探索、自由讨论,通过和好朋友的豆豆的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孩子们的知识,是他们自己找到的、自己发现的,因此在此他们也玩得很开心,同时也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知识。)
(2)送豆宝宝回家。
师:“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不一样,那把你手里的豆宝宝送到它们的家里去吧!”(幼儿根据豆豆的标记送它们回家。)
(3)幼儿讨论:你喜欢哪种豆宝宝?为什么?
幼a:我喜欢黄豆宝宝,它可以变成豆腐吃的。
幼b:我喜欢绿豆宝宝,我吃过的。
师:“对,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个豆制品展览会,看看你喜欢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
3、幼儿交流讨论:
(1)你喜欢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
幼a:我的变成了豆腐。
幼b:黄豆宝宝变成了豆浆。
幼c:我的是绿豆汤,是绿豆宝宝变的。
幼d:豆沙是红豆宝宝变的。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在家常见的、常吃的一些豆制品还是可以认出来的。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把豆制品送到相应的豆宝宝那里。
(3)看照片,请豆宝宝检查。(听录音)
(评析:孩子们自由选择,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送它们回家,再看照片、听录音让孩子们自己检查、自己发现错误,以他们为中心,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同时在集中注意力看听时,对豆制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4、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豆宝宝很开心,要谢谢你们。豆宝宝不仅可以做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要多吃、常吃豆制品,让我们身体长得棒棒的!
活动评析:本次活动采用农村特有的资源:黄豆、赤豆、绿豆,这三种豆也是孩子们常见的、比较熟悉的,较为他们接受。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摇摇豆罐、听听声音、猜猜豆豆,一系列的自由探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不仅掌握了一些豆豆的特征和用途,还知道了它们所做成的相应的豆制品,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以孩子为中心,自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做纸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在不同种类的纸质底板上进行动物图案设计后制作纸浆画。
2、在玩纸浆过程中体验乐趣,萌发对纸浆艺术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手部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前期活动:和幼儿共同制作各色纸浆。
2、物质准备:
(1)幼儿的前期纸浆作品。
(2)彩色纸浆泥若干小桶、筷子、抹布。
(3)不同种类的纸质底板(硬板纸、彩色卡纸、纸盘、纸盒)
活动过程:
一、欣赏纸浆画,回顾已有经验
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它和我们以往的图画有什么不同?
二、认识不同种类的底板,激发作画愿望
1、出示各种底板提问:这些材料你们认识吗?是用什么做的?它们有什么用?
2、今天我们就用这些不同种类的纸质材料来制作动物纸浆画
3、幼儿讨论:我喜欢的动物
三、玩纸浆,体验纸浆作画的乐趣
1、交代操作要求
(1)在底板上画好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要把动物的特征画出来
(2)粘贴时纸浆不要过多,粘时不要过厚;纸浆要覆盖整个画面
(3)注意色彩的搭配,贴完一种颜色再换另一种
(4)粘贴的过程中各种颜色之间的衔接一定要严实,使各色纸浆相互形成一个整体
2、卫生要求:
(1)不把纸浆弄到自己或是其他小朋友的身上,要保持桌面、地面干??
(2)玩成作品后用抹布把手擦干净,整理好材料
3、幼儿分组玩纸浆,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
五、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中投放各色的纸浆泥,引导幼儿继续玩纸浆,并学习将画面装饰得更漂亮。
2、在各种辅助材料上作画,尝试合作纸浆画制作活动。
做纸浆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