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灵活性的工作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建立清晰的工作优先级,以确保重要任务得到优先处理,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感染组工作计划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感染组工作计划篇1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病历监测
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①感染率监测:发生医院感染242人,感染例次数250例,感染率为1.3%,达到卫生厅规定的≤8%要求。
②漏报率的监测:从11月我院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开始,我院的漏报率从50%下降到16%。符合卫生部要求的20%。
③对全院1751例无菌切口进行感染率调查,发生感染5例,感染率为0.2%。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0.5%的要求
2、首次开展现患率调查
7月份我科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此次调查有院感科专职人员负责,调查时间为3天,共调查399个在院病人,实查率为98.8%。调查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率为2.76%。抗生素使用率为64.4%,送检率为3.8%。
3、环境监测方面
①对全院环境采样366份,合格346份,合格率为94.5%。其中高危科室采样243份,合格233份,合格率为95.8%。普通科室采样133份,合格128份,合格率为96.2%。重点科室手卫生采样144份,合格142份,合格率为98.6%。对于不合格的者,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样。
③县卫生监督所来我院对层流手术室的空气监测采样9份,合格8份,合格率为88%。
④透析液采样为180份,合格180份,合格率为100%。
⑤对10月份投入使用的层流手术室、产房、icu的空气采样方法,首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xx》中的具体采样要求,采样结果均符合要求。
4、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预真空高压锅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保证高压锅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的快速压力蒸汽消毒锅全国消毒规范要求进行监测以保证灭菌质量。
2.每月对全院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共监测246份,合格246份,合格率为100%。并逐步取消外科病区的戊二醛浸泡消毒,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3.6月份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上半年共监测79根,合格75根,合格率为94.9%。对t;70μw/cm2的紫外线灯管通知科室及时更换。
4.对我院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了备案。
5、抗生素使用调查
全年对全院抗生素使用进行了两次调查,上半年抗生素使用率为80%。其中治疗用药为29.1%,预防用药为69.6%。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为100%。使用抗生素的病人病原学检查率为11%;下半年抗生素使用率为64.4%。其中治疗用药为30%,预防用药为70%。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为100%。使用抗生素的病人病原学检查率为13.3%。
三、排除医院感染暴发,为临床一线排忧解难。
10月5日至10月8日,在三天内nicu上报发现5例患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经过我科对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及病史的调查,排除医院感染暴发,确诊为头孢他啶引起的药物热。
四、积极参与医院建筑设计
1.根据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xx年版)》要求,配合医院及科室完成对胃镜室、支气管镜室建筑改造工作。
2.在新建病房楼时,建议使用感应性水龙头、重点科室配备干手纸,院领导同意并已经实施到位,投入使用。此措施大大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建议治疗室和换药室的空气消毒全部采用动态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同样得到支持并以落实使用。
3.积极参与新建消毒供应中心建筑及流程的设计。
4.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第三章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对我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地进行了重新选址,并将具体方案和建筑要求提交院领导,得到院领导的批准。
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下收制度。
1.促成全院各科室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确定由环境管理科的的专职人员下收工作的最终实施,并完成对下收专职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培训。使得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
2.重新设计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
3.在8月份,我县卫生监督所的医疗废物专项检查中,我院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表扬和肯定。
六、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
1.每季度抽查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发现问题,主动与科主任或护士长沟通并督查改进。
2.每周定期查看中心静脉置管及留置导尿病人情况,要求医务人员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减少导管留置日。
3.在有关医院发生血透感染丙肝事件后,我科及时对血透室进行了自查自纠,针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督查。在7月份省厅的血透室专项检查中,我院血透室获得了二级医院第一名的好成绩。
4.消毒供应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通过感染管理委员会,协调制定了cssd与手术室的之间器械交接具体操作程序,修订了cssd各区职责和标准作业程序以及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卫生厅网站下载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op,并下发到相应科室并对照执行。
七、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新职工培训对50名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3.8月筹划并组织一次“手卫生宣传月”活动。活动的主题为:“感染防控,“手”当其冲”。通过宣传月活动,使大家认识到: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行为的模式,提供安全的服务。
八、使用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软件
10月我科首次购进使用医院感染软件系统,对我院的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以及目标性监测有了数据化分析,更加直观科学。
虽然本年度,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一些存在问题:
1.临床感染管理小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感染监测结果没有定期向临床科室反馈
3.部分临床科室医生对院内感染重视程度不够,对病人的有关院内感染的诊断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医院感染登记表不能及时报送。
4.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不规范,特别是围术期用药方面。使用抗生素的病人病原学送检率极低,提示我院抗生素使用仍存在误用或滥用现象。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特提出20xx年的初步工作计划。
1.充分发挥三级监控网的作用,根据分管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制定下阶段的控制计划。充分发挥临床感染管理小组作用,将科室的培训和质控检查落实到个人。
2.建立院感通讯:每季度将各临床科室的感染人数、漏报人数、i类切口的感染数、及卫生学监测情况以《反馈单》的形式反馈给临床科室,对临床科室进行考核,我科再跟踪检查改进结果。
3.做好医院感染诊断的培训将医院感染诊断与本院医生上报的病例情况结合,制定新的培训课件,并组织学习。
4.继续开展icu和骨科手术部位的目标性监测,并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目标监测计划,进行环节干预以保证感染控制项目持续有效地实施。
5.消毒供应中心20xx年1月份投入使用,很多环节、制度需要进一步的落实。特别是消毒、灭菌的过程管理以及追溯制度。
6.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7.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江苏省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参与我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工作。
8.利用我院使用电子病历的契机,将院感软件装入内网,实行无纸化办公。
感染组工作计划篇2
为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今年主要搞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对各科室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逐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范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加强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进行分层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主要计划培训以下内容:
1、院感相关知识及个人防护知识;
2、对护理人员主要为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等;
3、对全院人员进行手卫生,医疗垃圾的分类、职业暴露防护;
四、强化手卫生管理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及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
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卫生安全职业防护工作,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认真落实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确保员工职业安全。
六、加强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核工作。 定期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使用及证件进行检查。
七、病区环境卫生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按照二级乙等医院的管理要求,病房地面拖洗工具专用,各病房不交叉使用,对病区清洁用具要求:每天结束后进行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并定期进行保洁效果评价。
2、对病区环境保洁工作开展全面考核和监督,制定室内、室外卫生检查考核表。
3、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加强对洗衣房的管理与考核。 4、定期督查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及消毒处理情况,监督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回收焚烧处理等工作。
感染组工作计划篇3
一、医院感染防控
春夏季节是传染病的多发、高发季节,按照卫生局及县疾控中心的要求,加强医务人员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知识培训,经常深入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以及临床科室检查、督查医院人员对传染病的隔离防护工作,杜绝传染病在医院的感染与爆发。
二、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1、定期组织质控人员检查指导,在消毒隔离工作、手卫生、 无菌操作、环境卫生和保洁卫生工作质量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2、每月不定期下科室,与科主任、护士长或质控医生、护士随机进行院感病例调查、院感漏报,以及抗生素的使用调查。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
1、 1-5月份全院出院病人910人次,上报院感病例0例。院感发生率0%.
四、积极开展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细菌学监测
2、1-6月份分别对重点部门相关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3月份县环境监测站对我院医疗废水进行了监测,结论为合格;3月份和6月份县疾控中心分别对我院的治疗室、手术室、检验室等重点科室的空气、消毒物品、物表、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以及压力容器等进行了抽样监测,共采样20份,合格20份,合格率100%;6月初市环境保护局对我院医用射线装置环境保护进行了验收,结论为合格。
4、持续开展外科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了解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五、医疗废物管理
不定期对各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封口、登记交接情况进行督查,随机抽查医疗暂存房的管理情况,指导专职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六、手卫生管理
随机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调查全院各部门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的落实,定期进行重点部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效果监测,指导新上岗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存在的问题
一、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底。在抗菌药物
使用方面多是依从经验性用药。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查,对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不强。
三、消毒供应中心的新的设备的配置和闲置设备的处理以及内部环境的调整等。
20xx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着力加强对抗菌素合理运用的管理(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二、推广手卫生管理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
四、9月份开展一次现患率调查。
20xx年上半年护理工作总结
1、完成了16名护理人员20xx年首次注册或延续注册及24名护理人员定期考核工作;
2、重新编注、整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档案;
3、完成了全院护理人员的上半年理论考核;
4、完成了所有护理人员继教学分核查、增补工作;
5、2月5日对新招聘护理人员实行了岗前相关理论培训;
6、完成了2名新招聘人员的执业证变更工作;
7、对新招聘人员开展四项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
8、完成了全院护士核心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
9、完成了全院职工心肺复苏考核;
10、完成了护士心电监测,氧气吸入的技能考核。
11、定期对各项护理质量进行了考核,并对多次发现整改不佳的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2xx年下半年护理工作安排
1、继续每周一召开护士工作点评会;
2、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检查汇总;
4、开展mews预警评分系统
6、按计划完成护理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工作;
7、持续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工作;
8、针对上半年护理院感检查出的突出问题开展各项整改措施;
9、加强服务理念的学习。
感染组工作计划篇4
为提高我院院感管理质量,进一步搞好院感管理、传染病管理工作,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
一、医院感染控制:
1、每月下到各个科室监测住院病人院感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院感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每月对手术室、产房、血透室等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发现不合格处,严加整改,直至监测结果合格为止。
3、每季度对临床科室、重点部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检查一次,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根据本年度院感监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国院感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一次。
二、抗菌药物应用:
1、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协助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三、传染病管理:
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死亡医学诊断证明书、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卡,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肿瘤病例报告工作。
2、每天对收集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保证其内容完整、真实。
3、收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照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4、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5、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6、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每月到医院临床支持中心检查一次,督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执行情况,避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
2、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一次、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五、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1、将手卫生消毒列入科室质量检查项目,每季度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技术考核一次。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六、院感知识培训:
1、本年度协同医教科组织新进人员进行院感、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一次。
2、分层次开展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两次,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水平。
感染组工作计划篇5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重新调整充实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一门诊院内感染控制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医生院内感染控制成员:xx、xx
护士院内感染控制成员:xx、xx
2、将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科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相应奖惩办法。
3、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1、病历监测: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
2、环境监测方面;对门诊环境、空气、衣物、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定期监测。
3、消毒灭菌监测:每日对全科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并执行照射小时数登记,定期更换,以确保消毒质量。每周对我科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自查。
4、抗生素使用调查
定期对全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滥用抗生素。
三、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1、门诊严格实行分诊制度。
2、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
3、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4、对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完成上报。
5、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6、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我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感染组工作计划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