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根据活动方案来衡量活动的成功度,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所有参与者的需求和意见,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幼师活动方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幼师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
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
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
3、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
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
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活动反思:活动开始让幼儿自由的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初步探索、感知了镜子的特征。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都非常的感兴趣。对着镜子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但是让幼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幼儿还不能表达。最后的“照镜子”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通过游戏体验了照镜子的快乐。
幼儿园幼师活动方案篇2
活动来源
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与关爱的品德,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让宝贝感受到妈妈对自我的浓浓爱意,从而让宝贝懂得感恩自我的妈妈,同时让宝贝经过切身参与懂得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让宝贝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别人,促进孩子们的情感情商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和妈妈一齐过节,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
2、体会妈妈养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3、用自我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我的好妈妈》
2、活动名称:观看母亲节影片。
活动时间:
5月13日午时15:00
活动地点:
共享空间
活动资料:
团体观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
3、活动形式:《我爱妈妈调查表》
活动时间:
5月9日,5月10日
活动地点:
小朋友的家中活动资料:在妈妈的协助下,填写调查表。
4、领域课程活动。
语言:《妈妈的生日》
社会:《妈妈节日欢乐》
美术:《漂亮妈妈》《给妈妈做面条》
音乐:《袋鼠妈妈》
5、母亲节儿歌
?妈妈好》妈妈妈妈您真好,日日为我多操劳。唱支儿歌送给你,世上仅有妈妈好
?小司机》小汽车,嘀嘀嘀,开过来,开过去,小宝宝,当司机,送妈妈,上班去。
?好孩子》擦桌子,抹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卷袖子,帮忙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
?妈妈我要亲亲你》亲亲你,摸摸你。妈妈呀我要亲亲你,亲亲你的额头,摸摸你的眼。亲亲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亲亲你的嘴巴,摸摸你的脸。
幼儿园幼师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⒈体验手指谣形式的儿歌,能有节奏协调地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⒉辨别音乐的快慢,并能随着音乐分别模仿小白鹅走和跑。
⒊复习数数1—5,巩固数概念。
⒋学习用自己的经验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⒈白鹅图片一张,生活录像一段。
⒉小白鹅手指偶5个。
⒊节奏不同的音乐两段。
⒋活动室中布置大树、蘑菇、房子等场景若干。
活动过程:
⒈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小动物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看图片)。
提问:大白鹅的脖子是怎样的?它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它的头上有什么?它有几只脚?谁来学一学大白鹅走路的模样?它跑起来又会是什么样子?(教师分别放两段节奏不同的音乐,让幼儿变换学大白鹅走和跑。)
⒉教师:大白鹅有一群顽皮的小宝贝,它们很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你知道大白鹅的小宝贝有几只吗?让我们来数一数。(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左手五指。)今天5只小宝贝会躲到哪里去呢?请你们仔细听好儿歌,听完后告诉我。
⒊用手指谣的方式表现儿歌。
问幼儿:5只小白鹅躲到哪里去啦?(大树下)
⒋我们一起来学学这5只可爱的小白鹅。(和幼儿一起以手指谣的方式念唱儿歌。
⒌有一只小白鹅要回家休息,现在还有几只小白鹅在玩捉迷藏呢?引导幼儿逐渐将儿歌中的“5只小白鹅”减到“4只小白鹅、3只小白鹅、2只小白鹅、1只小白鹅”,进行儿歌的仿编活动。帮助幼儿感受儿歌的韵脚。
⒍教师:小白鹅这么听妈妈的话,我觉得小白鹅的妈妈真幸福,让我来做做鹅妈妈,谁想做我的宝贝?和
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闭上眼睛数到10,小白鹅赶快躲好。⒎教师:哎呀,我的肚子都饿了,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东西吃吧!
附儿歌:五只小白鹅,
蹦蹦又跳跳。
跑到大树下,
突然不见了。
妈妈急得叫:
“戆,戆,戆。”
五只小白鹅,
赶快跑回家。
幼儿园幼师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减负增效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南京市和本县内小班化学校工作实施中的经验和有效做法,以幸福每一个,成就每一个为核心,加强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我镇小学小班化教学品牌。
二、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市、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积极探索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学校和教师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指导,注重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4、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的小班化教育环境。
5、建立和完善符合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对我镇小学教学改革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尽快形成导向、管理、增效的良好局面。
三、实施措施
1、营造氛围,大力改善教育环境。20xx年我们将进一步重视校园、班级文化的建设,营造一个幽雅、温馨的小班氛围,做到让教师工作舒心,学生学习开心,让家长放心。
2、转变教育观念,引导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激励每一位学生。注意因材施教,鼓励创造、合作和有序竞争
3、强调以校为本,明确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意义,组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公开展示、经验交流等培训活动,领会小班化教育的实质内涵,边学边实践边探索,在实践探索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观念、方法、课堂教学模式。
4、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参加溧水县小班化教育联盟,在活动中多听多看,取人之长;积极参加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教学研讨,感受小班示范化学校的辐射,改进自身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
5、加强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体现在备课中:要求备到每个学生,备分层目标、分类问题、合作要求。教学目标要求分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的坡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每堂课后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最佳空间形态,教案中有当堂课的课桌排放图示。
(2)体现在上课中: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前要准备充分,学会自做教具、课件等。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学环节要清楚,必须兼顾每个学生的学生需要,组织有效的分组合作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促进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爱,给每个学生发言和活动的机会,保证练习质量和练习时间,积极探索构建愉悦高效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3)在作业的布置方面,要求教师的作业布置要有一定的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分类要求,自主选择完成。提倡教师实行面批,重视个别辅导和订正。
6、关注课堂,做好校本培训。除了正常的集体备课研讨外,学校要求小班化老师做到五个一:每周一次互相听课、每月写一篇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每学期上一堂镇、校级研讨课、每学期研读一本理论书籍、每学期写一篇专题论文。通过安排一系列制度才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适应小班化教育的需要。
四、学校发展愿景及存在困难
1、我校自20xx年9月正式实施小班教学,目前全校共7个教学班,学生数202人,教师数14,其中一年级小班2个,每班22人,以后每个年级均实施小班,5年后,全校共12个小班教学,教师数应在20人左右。
2、学校目前缺少教室,未来几年更加严重,教室不够,挤占功能室不能成为长久之计,急需在实施校安工程过程中,对我校校舍施行大手术,适应小班发展的需要。
3、缺乏正式编制的老师,补充教师,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的关键。
幼儿园幼师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为本,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开展生动有趣的登山活动。让每一个幼儿接触大自然,不怕困难,挑战自我,体验运动的乐趣,尝试成功的快乐,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提供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的机会,增进亲子感情。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日(星期一)上午8:30
三、活动地点:
宝塔山顶
四、参加人员:
大二全体教师、幼儿和家长
五、活动流程:
为了登山活动顺利开展,上午9:00从幼儿园出发。每位幼儿到闯关卡处领取一张通行证,一共二张通行证。得到二张通行证的幼儿到山顶领取一份新年礼物。整个活动诚挚邀请全体家长协同进行参与,家长不准抱、背幼儿,让幼儿自己以最大的限度完成整个活动。
六、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发邀请书通知家长做好准备。
2、教师准备好幼儿家长来园签到表。
3、事先了解路线和周边环境。
4、引导幼儿了解相关登山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挑战自我。
5、召开家长会,讲解登山时的规则和注意事项;明确分工,加强安全教育。
七、安全保障措施:
1、教师对幼儿进行亲子登山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2、每位幼儿都有家长陪同。
八、活动顺序:
1、各项工作人员提前到达指定地点。
2、班主任老师致新年贺词。
3、全体幼儿和家长手牵手,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带领下,从幼儿园出发来到观音阁上山小路处准备登宝塔山。
4、给幼儿发第一张闯关卡。
5、幼儿在登山途中领取第二张闯关卡。
6、在宝塔山顶给幼儿颁发纪念品。强调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乱攀折树枝, 不随地乱扔垃圾。
7、幼儿与家长一起自由浏览鸣凤塔、自由观赏山水风景。
8、活动小结。第一,班主任作活动小结。第二,宝塔山顶合影。幼儿和父母在宝塔前与老师一起合影。
9、活动结束。家长带幼儿回家。提醒家长、幼儿注意返家途中的'安全。
幼儿园幼师活动方案篇6
?设计意图】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文学作品,兔奶奶根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判断是谁来了。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判断,不但发展了幼儿细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儿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根据孩子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出现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单化,便于孩子学说。
?活动目标】
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重点提问:
a、是谁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b、为什么兔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c、x羊看见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重点提问:
a、x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b、x羊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小结: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兔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经验迁移
1、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
(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1、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小马跑、大象等各种不同的脚步声。)
重点提问:
a、这是谁的脚步声?
b、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小结: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仔细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殊的地方。
幼儿园幼师活动方案6篇相关文章: